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沈介庵

明代袁宏道

不谓晴川阁,同时失此人。龙门吾有意,鱼服尔何神。

封事惊来草,除书怪积薪。和光古有语,好得耐风尘。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夹梅竹

宋代王绅

月白风清夜未央,小窗人静漏偏长。翩翩翠鸟来何处,只影飞随白凤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唐代孟浩然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断臂岩

明代盛时泰

群山回合处,栖息祇萝烟。
万木迎寒脱,孤灯入夜悬。
月同僧意寂,风与客怀牵。
林外双峰影,高楼对独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前韵答王子如

明代陈镒

秋日故人来野堂,生涯彼此一书囊。投闲已著归田录,餋老还求种树方。

谩有篇诗酬逸兴,可无尊酒沃愁肠。白头乱后俱强健,却似黄花独耐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潞州分司大雨

明代韩邦奇

忽听千山起迅雷,送来溟雨满霜台。万竿银竹参天发,满院琪花簇地开。

坐见乾坤成草昩,俄惊沧海走尘埃。大风不久驱云散,还挽晴光白日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山居三首 其一

明代陆深

柳烟槐雨带斜阳,极浦遥山入渺茫。溪水通潮鱼作队,梅风催夏稻成行。

奇书到手添交直,往事惊心免校量。缥缈有声来别院,小儿新课甫田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兴集古 其三

明代申佳允

日暮秋风起,遥闻横笛音。凭高何限意,萧瑟动寒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台令

清代刘嗣绾

红豆。红豆。知否别来人瘦。月明何处秦声。肠断墙头雁筝。筝雁。

筝雁。记得那回相见。无语。无语。门掩一庭春雨。峭寒帘幕沉沉。

银烛烧时夜深。深夜。深夜。又是海棠花谢。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