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俚咏寄义门郑十山长叔侄追述严陵别意

明代宋濂

结发与子交,二十又五春。手足虽殊体,肝胆寔同身。

朝帷接觞翰,夜幌抱衾裯。殷勤忠款意,寂寞采真游。

亲昵物所忌,一旦忽东西。刚肠固无泪,不觉万行啼。

子时惜我出,饯至□溪濆。离家二百里,不忍两相分。

情深忘道远,犹谓咫尺间。行将过严濑,勒辔子当还。

子方执手泣,胡可便暌离。中情一如河,东流无止而。

流水到海止,唯潮两度来。将心比潮水,一日几十回。

欲别不成别,背颜强登舟。子骑白马去,十步九回头。

出倚帆柱望,望望苦逾浓。马首出复没,渐入乌龙峰。

峰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车。岩阿人已隐,恨不铲嵯峨。

身虽逐棹发,魂则随子征。暝泊芦花渚,寤言呼子名。

迤逦向前驰,徘徊宣歙间。李白题诗处,蹋藓升孱颜。

升高欲为乐,念子翻成愁。想子已抵家,伯仲聚绸缪。

自此积繁思,思繁如棼丝。柰何三月久,不得子音徽。

客鸿未返塞,夜鹊尚飞南。俚辞写中悁,一歌百虑覃。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1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凯亭写意十二册 其一 鱼

清代敦敏

不画渔竿与钓矶,清溪萍藻自霏微。我非鱼却知鱼乐,相对悠悠两忘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郡牧李侍郎生日 其二

唐代朱长文

当年弧矢设门阑,英气钟于曲阜间。名覆金瓯新品地,香盘密印旧家山。

腰边龟组光华动,膝下龙驹礼法闲。五福俱全谁跂及,流霞为寿日开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冶城

元代张翥

此地先皇驻六龙,鼎成龙去杳无踪。御床罗帕尘空暗,辇道朱门草已空。

题榜侍臣留帝敕,筑亭真士记天容。自怜不及窥弓剑,愁绝寒城响暮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京口中秋

明代刘炳

归棹前年酒满缸,牵衣稚子慰离肠。却怜月色连秋色,依旧他乡忆故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峡石侍御终养归寿春

明代释今无

官舟归去粤江浔,北阙陈情见此心。旅食久愁清橐少,高吟长忆旷怀深。

岭头黄叶当秋下,天上青云过眼阴。却较二疏尤洒落,宗人那得散黄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 其三

宋代郑獬

汉家行赏尽论功,祸福于人岂易穷。解把旧恩酬项伯,独将大义斩丁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道书作六首 其三

宋代朱熹

白露坠秋节,碧阴生夕凉。起步广庭内,仰见天苍苍。

东华绿发翁,授我不死方。愿言勤脩学,接景三玄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辇下曲一百二首,有序 其二十五

元代张昱

清庙上尊元不罩,爵呈三献礼当终。巫臣马湩望空洒,国语辞神妥法宫。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