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彦正教授之官富州

明代宋濂

我怀深袅君,灿烂双碧目。
骑麟执春秋,从头细谳鞫。
傅逮及爰书,法情无委曲。
肯随三傅后,是非互倾覆。
更惩汉专门,一经双鬓秃。
牙签三万卷,过眼不再读。
精华尽成咽,璺罅无不烛。
一物苟不知,便类车脱毂。
本根既硕茂,柯条遂芬郁。
大肆文章手,直压百怪伏。
绛蕤麒麟车,登载珠万斛。
五色凤皇翎,光耀映简牍。
收贮箧衍中,宝气尚可掬。
至今空山陬,似闻鬼夜哭。
当时入室者,陈子最神速。
君时见子来,谓是新生犊。
健捷类狮象,有手难加牿。
见君复呼子,诲言甚谆复。
六经汝甲胄,四子汝剑镞。
濂洛汝金鼓,武夷汝橐絜。
汝将汝心官,汝战汝邪欲。
子即受命还,建起豹尾纛。
城池坚如铁,寇来不得触。
如此四三年,温若于阗玉。
唯于进学锐,勇赴在一蹴。
澹然水云心,不受世羁束。
去向神泄山,依岩缚茅屋。
拄颊数冥鸿,撷芳食群鹿。
终然薜罗衣,莫蔽锦绣服。
石门碧作山,怒泻千丈瀑。
嵬眼与澒耳,雄特类岳渎。
子尝往其中,坐候碧桃熟。
柯峰与严濑,天下号奇瞩。
星河羊裘轩,黑白纹楸局。
或追隐者操,或授真人箓。
嗒然竟忘归,不记南浦舳。
龙兴大江西,丰城乃支属。
郁葱君子林,中藏万鸿鹄。
子今挟书行,有志当灌沃。
英英我杞梓,芄芄我棫朴。
菁菁我台莱,一一思乐育。
须使鲁驺风,染遍荆楚俗。
振衣别我去,我有再三祝。
子如宛马驹,未得饱刍粟。
方歅当见怜,使纵千里足。
子如缑山鹤,六翩暂羞缩。
仙人一下来,云笙恣驰逐。
子材有如此,不久当食肉。
岂如嚾哓徒,长困左右塾。
祝罢更浩歌,歌意殊局促。
只为良朋行,使我秋影独。
寥寥风雨夜,灯花尚堪卜。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18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华母

明代顾璘

莱妇仍闻住帝城,班姑何必教宫庭。家规累世传为训,子姓成行颔不名。

舞鹤自能翻寿曲,萱花元解散忧情。琼筵绣轴寻常事,总让高门孝友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豫章留别诸公

宋代严羽

登舻眺海日,涉岛听江猿。何意豫章国,还著孤蓬根。

经过徐孺宅,出入洪乔门。昔看秋叶落,今见荷花繁。

颇耽山水趣,正惬朋从温。穷秋催客去,独帆若云奔。

追攀感数子,酒襟馀泪痕。既伤岁月晚,复恋烟霞樽。

欢乐无定序,聚散同朝昏。丈夫志四海,别离何足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谢芝玉转饷北上

明代张元凯

谢侯年来半白头,何为又作燕京游。张生久乏资身策,厌向人间送行客。

冰满关河雪满山,持觞欲饮风吹寒。貂裘揽挈惨无语,叹息离人行路难。

年光寂寂流如电,愈见江河成世变。君在行间三十年,由来吾辈人人贱。

丈夫所志在雄飞,安能雌伏情依依。周王大发钜桥粟,伯夷甘守空山薇。

人各自有志,士也难再辱。纵谓时乎肯复来,安能长受人羁束。

南山之趾北山头,白云片片还相留。即看明世无真隐,何事秦时有故侯。

愿君不负青山约,且执牙筹算行橐。黄金留作买山资,莫向长安乞官爵。

吾先蹑屩深山中,君归定访山人踪。看君白发增几许,抚掌大笑沧溟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咏 其七 侠少

明代祝允明

三游本豪武,七贵元骄惰。腰间血匕耀,头上金丸过。

艳妓掌列盘,娈童口承唾。高楼沸歌钟,王侯日盈座。

杀人不须仇,睚眦家立破。郭氏族尽灭,铜山死犹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庚午九日病足愁坐贞元毓庭过酌二首 其二

明代邓云霄

抱膝聊为梁父吟,忧时空郁杞人心。凄凄霜露催黄菊,浩浩烟波聚绿林。

忍见颓城围破屋,愁闻哀角杂寒砧。醉乡别有清平界,好向中山古洞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题牡丹

宋代范成大

主人细意惜芳春,宝帐笼阶护紫云。
风日等闲犹不到,外边蜂蝶莫纷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赵公直题米元晖画轴

宋代韩元吉

腊前未见梅如雪,春到还惊雪似梅。
可是天公有情思,便令花树一时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兰 其一 题《梦云楼词》

清代赵我佩

花生梦笔。麝墨纵横新玉册。名士才华。百幅琳琅写韵纱。

西泠感旧。第一魂销桥畔柳。谱入乌丝。春水当年绝妙词。

宋濂

宋濂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浦江(今浙江浦江县)人,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