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 其二

明代王守仁

毫釐何所辩?惟在公与私。公私何所辩?天动与人为。

遗体岂不贵,践形乃无亏。愿君崇德性,问学刊支离。

无为气所役,毋为物所疑。恬淡自无欲,精专绝交驰。

博弈亦何事,好之甘若饴?吟咏有性情,丧志非所宜。

非君爱忠告,斯语容见嗤。试问柴墟子,吾言亦何如?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56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赵支

唐代牟融

林间曲径掩衡茅,绕屋青青翡翠梢。一枕秋声鸾舞月,
半窗云影鹤归巢。曾闻贾谊陈奇策,肯学扬雄赋解嘲。
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昭君怨二首 其一

唐代董思恭

新年犹尚小,那堪远聘秦。裾衫沾马汗,眉黛染胡尘。

举眼无相识,路逢皆异人。唯有梅将李,犹带故乡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沈睿达

宋代岳珂

梦溪笔谈载公之论书曰:书之神韵虽得于心,书之法度必资于学。

分制有法,均停相若,三四合体,上下齐脚,多寡不牵,乃异世作。

今视其帖,信乎其嗜之专而见之卓也。虽然,艺在当家,习亦有源,存中瞻前,文通比肩。

顾翰墨文章之不殊,而俱未若公之知言。知言伊何,以神合天。

古人之良,意在笔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信秋词三首 其二

明代石宝

萤火夜不灭,碧纱冷初透。不因风雨声,听尽铜龙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孙挥使家别后有作

明代程敏政

相见劳君两日留,重君儒雅异凡流。家藏韬略从先祖,世袭金绯似列侯。

客宴赏春看打马,军门防夜听传筹。八方无事征书少,赢得清閒坐歙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留别陈季明先生 其二

明代方孝孺

每怀海上三秋别,来借山中一榻眠。妙论久容亲讲席,深杯相劝惜离筵。

时清共喜闲身健,情重翻令别意绵。他日朝廷访遗老,吹嘘拟进白云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步虚词 其一

明代刘基

太微启灵宇,紫殿含祥风。圆光昭无外,梵气来冲融。

仙人鱼鳞次,羽葆朝当中。离罗郁萧台,缥缈浮太蒙。

泰阶平六符,文昌位三公。北斗运元化,轩辕成岁功。

稽首玉陛下,逍遥乐无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集耕烟阁

清代安璜

小阁纵清欢,人都不著冠。大巫诗胆壮,小阮酒肠宽。

竹露千竿响,松风一树寒。夜红三见跋,宁惜斗阑干。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