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二首 其二

明代杨慎

行乐三春好,春来转剧愁。乡心悲远望,莫上最高楼。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15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途次华州陪钱大夫登城北楼春望因睹李崔令狐…题此诗

唐代刘禹锡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百二山河雄上国,
一双旌旆委名臣。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
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鉴湖月夜行舟

宋代林槩

湖光如鉴月如圭,月下湖中两桨飞。鹤氅四垂冰骨爽,夜深疑自广寒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字经

元代马致远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

登楼意,恨无天上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正伦御史赴南阳知府

明代杨士奇

盛时冠豸兼衣绣,柏府霜台岁已深。宦达共嗟门似水,家贫新赐带横金。

褰帷绿野观春稼,拄笏黄堂对晓岑。正已斋中有馀暇,青编还究古人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凉山南唐暑风亭址下明耿定向建崇正书院今释展西居之后有小楼绝胜

清代姚鼐

虎踞关前一径斜,僧楼西土瞰江涯。窗间夕照横全楚,谷底长风散落霞。

荒砌昔经雕玉辇,讲堂又变梵王家。人寰何处非桑海,倚槛春阑未尽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和张文伯芍药)

宋代王之道

绰约一枝红怨。疏雨淡烟池馆。梅子欲黄时,日倚朱阑几遍。争看。争看。人在沈香亭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川长须赤脚图

宋代郑思肖

惯立煎茶屋角头,低眸频候雪花浮。一奴一婢亦作怪,不为先生破屋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游仗锡

宋代舒亶

何人仗锡过千峰,雨里风烟转不穷。暗壑水声清决决,深岩花气湿濛濛。

遥知雪岭开亭近,旧说云乡有路通。自恨青鞋踏城郭,仙游长在梦魂中。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