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丹棱县白塔寺塔与吕竿川同赋

明代杨慎

窣堵岧嵉出半空,蔚蓝天界接刚风。鱼凫彊域遥瞻外,龙鹄山川近览中。

乍似潜虬穿坎窞,俄惊飞鸟出樊笼。登高胜侣归来晚,楼阁烟花紫翠重。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154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时篇

魏晋傅玄

昭昭朝时日,皎皎晨明月。十五入君门,一别终华发。

同心忽异离,旷若胡与越。胡越有会时,参辰辽且阔。

形影虽仿佛,音声寂无达。纤弦感促柱,触之哀声发。

情思如循环,忧来不可遏。涂山有馀恨,诗人咏采葛。

蜻蛚吟床下,回风起幽闼。春荣随露落,芙蓉生木末。

自伤命不遇,良辰永乖别。已尔可奈何,譬如纨素裂。

孤雌翔故巢,流星光景绝。魂神驰万里,甘心要同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蜀客游维扬

唐代杜荀鹤

见说西川景物繁,维扬景物胜西川。青春花柳树临水,
白日绮罗人上船。夹岸画楼难惜醉,数桥明月不教眠。
送君懒问君回日,才子风流正少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李宣古

翠盖不西来,池上天池歇。
冉冉池上烟。盈盈池上柳。生贵非道傍,不断行人手。
(张为《主客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香炉峰顶

唐代白居易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
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怳怳.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歌风台

元代萨都剌

歌风台前河水黄,歌风台前春草碧。

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当时汉祖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

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里中父老争拜跪,拄杖麻鞋见天子。

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为鬼。翻思向日亭长时,一身捧檄日夜驰。

只今宇宙极四海,一榻之外难撑持。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可怜创业垂统君,却使乾机付诸吕。淮阴年少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

藏弓烹犬太急迫,解衣推食何殷勤。倒使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

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还乡却赋《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

咸阳宫殿眼亲见,今日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特汉高祖。古来此事无不然,稍稍升平忘险阻。

荒凉古庙依高台,前人已矣今人哀。悲歌感慨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 其四 冬

明代高濂

湖烟羃䍥。山白云堆叠。千顷冰花寒皎洁。蹊径银铺曲折。

兴来沽酒山家。吟看玉树含葩。策蹇断桥残雪,孤山折得梅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二

明代邓云霄

北斗低垂倚禁城,南山当殿更分明。合宫共祝齐天寿,鸣佩遥闻动地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祝蕃远北上

元代黄溍

春风吹九衢,卑卑桃李门。明堂待松柏,未失山林尊。

相逢今岁寒,是事无深论。念子抱远志,此道夙所敦。

刊条落其叶,将使见本根。痛恨日月微,毅然辟浮云。

奈何夸毗子,聚讼生纷纭。瀛洲富才彦,冠盖如云屯。

去去当遇合,美价倾玙璠。惟须用卿法,力行尊所闻。

丈夫必有事,寤主在一言。上以禆圣学,下以安元元。

我如鹤俛啄,岂复思乘轩。子如抟风鹏,本是天池鲲。

栖栖文学掾,平世何足云。勖哉保令德,契阔期无谖。

杨慎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