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子谨王度,大藩臻治平。文风播南土,四国扬休声。
上公国懿亲,令德惟邦祯。奉恩自夙昔,脩贡表贞诚。
名马西域来,玉勒悬珠缨。金门足麒麟,特受顾盻荣。
王昨驻中都,貂蝉蔼盈庭。公来必燕语,礼接同友生。
异质况天挺,至尊爱弥甥。勋贤冠当世,夷夏钦盛名。
继美实在玆,闻望良匪轻。近因师传重,愈见德业成。
历数传万年,苍生仰皇明。岂徒本攴盛,股肱在公卿。
海内虽巳康,民俗犹未宁。鄙夫抱深念,思睹礼乐兴。
愿公善匡辅,报主以忠贞。载光史臣籍,永迈宗戚英。
灵雨洗南麓,汉光晚来盈。临流送回使,怀古动遐情。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427篇诗文
蠢蠢氓蛮,跨谷负山。山高谷深,大遂厥顽。为妖为残。
残兹西土,百斯民艰。民艰孔棘,氓毒孔威。民之室家,不保狐绥。
民之宅里,荡覆流离。我民流离,蛮谓得逞。大作不靖,剽攘驰骋。
我民摇摇,不保首领。天子曰嗟,民之病矣,蛮之竞矣。
谁其绥之,俾之定矣。谁与元老,授之柄矣。元老授命,拜手稽首。
赫将天威,誓歼群丑。誓师桂林,椎牛酾酒。虎贲洸洸,虎旗扬扬。
阖围四塞,震天四方。跨山爬溪,以诛以攘。以诛以攘,先其渠魁。
纵其胁从,宥之归来。贼巢为灰,贼血贼膏,污之草莱。
民贼斯除,民生斯宁。集有师功,奏功朝廷。勒之鼎彝,永纪厥成。
天子有命,纪正纪勋。维此元老,克平大憝。胙之爵秩,匪止其身,及其子孙。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