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短衣匹马西北来,十年去国随风埃。解鞍呼酒歌一曲,玉鞭倒捉敲金罍。
君不见项王台,昔时崔嵬今已颓,秋风萧瑟吹草莱。
又不见汉王城,昔时岧峣今已平,寒烟寂寞啼鼯猩。
牧童抬头学楚声,野老扶犁城上耕。耕势不断楚声哀,行人欲去还裴佪。
刘项英雄安在哉,人间俯仰易陈迹,闻身健在须衔杯。
东家老妇垂白发,樵爨无力余病骨。岂复有意斗蛾眉,坐守深闺费岁月。
却忆当年初嫁时,含羞对镜理胭脂。但愿同心不重色,肯学桃李信风吹。
宁知此意竟难明,时移岁换天无情。翠翘珠襦尽零落,闺中甘逐众人行。
自解悲欢随所遇,红颜自古草头露。只今幸无入宫妒,裙布钗荆亦已足。
愿将锦瑟与瑶琴,一时并写《白头吟》。寂寂空房恐虚度,敢道人新不如故。
夜泛剑潭水,晚过芝兰冈。郊原多景色,岩壑任翱翔。
村连竹树人应雅,地产芝兰水亦香。舍舟携友同登陆,一带幽居枕山麓。
土沃禾梁犬豕肥,水深溪渚鱼虾蓄。和风麦陇昼鸣鸠,细雨烟郊春叱犊。
黄童白叟各怡然,相见依依民雍睦。上有松峰樵径奇,绝顶千寻逼九嶷。
岭松蟠结树葱郁,山石荦确径嵚巇。平生不自勤磨炼,跻胜无资力已疲。
双脚踏谢屐,两手拄张藜。攀缘登林木,缓步踏云梯。
盘空竟达高峰上,拂开烟树到招提。危立层巅同纵目,田园掌大牛疑羝。
仰面上观浮云近,俯身不视飞鸟低。我居城郭如帷幔,那得名山长在玩。
登此始知大地宽,不觉望洋自嗟叹。徘徊立久静无闻,万木荫森绝斧斤。
高声长啸答岩谷,四山落叶落纷纷。下有竹林藏石室,夹径穿山尽此君。
临阶几榻生清冷,挂壁藤罗吐翠芬。当年七子恣行乐,却无石室高论文。
披图每羡前人福,对此盘桓意倍欣。回途几度行又止,归到村居口已□。
铺床拂石乐箕踞,下箸十千求兼味。欢然一饱向黑甜,来朝复拟寻幽去。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