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晴远眺

明代高启

楚天无物不堪诗,登眺唯愁动远思。
秋树江山人别后,夕阳楼阁雨晴时。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秋喜凉

唐代白居易

过得炎蒸月,尤宜老病身。衣裳朝不润,枕簟夜相亲。
楼月纤纤早,波风袅袅新。光阴与时节,先感是诗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得梅花呈似参议刘二十九丈

宋代许及之

江南驿使是知津,剪送琼枝裹绿筠。触发家山春意思,唤回天地雪精神。

护持惟有壶瓶水,映带全无几案尘。一夜梅坡清入梦,不妨持恼谢岩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锦城馆杂题十三首 其一 竹

明代薛瑄

谁种庭前竹,萧森数十竿。高檐晴落翠,虚室昼生寒。

韵喜风前听,阴宜月下看。莫言家在远,长得报平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参政赴四川诗

明代杨士奇

璞玉不自衒,良工知求之。君子安义命,知者宁自遗。

刘子敦朴资,敬恭励操守。蚤暮勤职业,一志忠厚施。

郎署三十年,何尝较崇庳。上荷圣主明,下承上官知。

一朝奋高翔,佐藩戒西驰。平生所负挟,展效庶及时。

当宁念遐僻,宵旰恒孜孜。旬宣天子德,惠泽洽茕嫠。

郡邑仗表率,贪渔待薅治。用以光国命,亦副知己期。

霖雨夏初霁,高树鸣黄鹂。缱绻杯酒间,念子当远离。

窃效仁者赠,殷勤歌此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洛阳道中

明代张楷

洛阳大道上,日暮香风多。下客驻巾舄,上客停佩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答宗良王孙

明代胡应麟

渥洼何处问龙媒,共识南州八斗才。海峤未容双剑合,江城俄报尺书来。

天回滕阁霞生座,地近梁园雪满台。见说鸣銮多乐事,一帆能许傍邹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感八首 其八

清代王季珠

内政既无齐管仲,立功那有汉班超。一条界线争何在,海外旌旗五色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纪事 其二

清代黄遵宪

此党夸彼党,看我后来绩。通商与惠工,首行保护策。

黄金准银价,务令昭画一。家家田舍翁,定多十斛麦。

凡我美利坚,不许人侵轶。远方黄种人,闭关严逐客。

毋许溷乃公,鼾睡卧榻侧。譬如耶稣饼,千人得饱食。

太阿一到手,其效可计日。彼党斥此党,空言彼何益。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