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刘侯磊落人中彦,早年献策金鸾殿。骤雨惊风笔阵雄,祥云丽日文采绚。
远衔君命来淩江,休养生息敷春阳。疲癃枯朽发华彩,良善奸匿分毫芒。
政成六载朝宗国,策马驱车出城郭。戴白垂髫不忍离,但愿车轮生四角。
以手扳其辕,手腕欲断何足怜。正如孺子失慈母,我侯不留情凄然。
以身卧其辙,躏轹不涅肌体折。宛似游鱼望西江,我侯不留心愈热。
借也天路遥,陈情上都宪。都宪为请留,民情乃欢忭。
呜呼,孰谓古今人不同,我侯德政比黄龚。我居异邑闻清风,为挥长句歌时雍。
循良有传谁能读,泐诸珉玉垂无穷。
丈夫遇合会有时,怜君工画复工诗。数谒公卿无所就,频游京国少人知。
一朝召试金銮殿,公等何来晚相见。画毕中官催进御,诗成内诏传清宴。
昨年天子好经术,词臣进讲无虚日。出从台谏论安危,入与宰臣计得失。
犹有馀力及风雅,翠幄云楼两潇洒。笔札小儒皆见亲,布衣贱艺还优假。
管生后来在众中,解衣盘礴对王公。惊人诗句及绘事,往往落笔称才雄。
九重燕赉赐官爵,一旦姓名动台阁。但知今日等荣华,谁识当年暂流落。
是时区生困羁旅,闻之自笑仍自许。本持薄技亦蒙恩,况以奇策干明主。
兹来侍从文华直,见君凤沼开心臆。幸逢虞帝正垂裳,更值殷王好恭默。
虎豹沉沉隔九关,无事经帷尽日闲。卿相寻常稀召见,微臣安得窥龙颜。
吁嗟管生遇亦奇,主父买臣曾有之。假令君才在今日,纵欲承恩何所为。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