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春生复秋落,物物犹帝力。哀哉劬劳恩,甘藟至诚实。
棘心咏诗人,常恐一旦失。何乃不我报,皎皎如白日。
痛哉胡为生,每念气填臆。仰君犹长庚,华发萃众德。
岁时捧金樽,门户几万石。常云我有子,未易先尺璧。
伯仁非碌碌,到此辄自惑。庶几德有相,睥睨莫我逼。
颇闻君有言,既跌不见谪。李杜苟齐名,死且不足惜。
孰不斯言愧,谓君寿无极。岂知属纩书,何为在吾侧。
堂堂古益友,千载同此室。撼铎倘能参,我泪不虚滴。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