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南枝有高士,乃在延陵东。清时不肯仕,灭迹云林中。
拂石坐萝月,弦琴写松风。焚香诵黄庭,望云送归鸿。
门车常自满,尊酒无时空。乘兴画沧洲,古人未为工。
干戈攘末路,白首随飞蓬。名山乖始愿,羁游无所终。
赖有车武子,能哀阮籍穷。倾壶醉陶令,辟堂延盖公。
流俗轻高贤,贫贱困豪雄。孤凤混鸡群,野鹤摧樊笼。
岂乏梁鸿徒,不闻皋伯通。吾将传遗逸,清芬千载同。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