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宫词 其七十三

唐代王圭

昨日龙舆幸宝文,宸毫金轴展风云。前朝御印从头拆,重整牙签甲乙分。

王圭

(571—639)唐太原祁人,字叔玠。王僧辩孙。幼孤,性雅淡,少嗜欲,安于贫贱,交不茍合。隋时为奉礼郎。入唐,为太子李建成中舍人。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圭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多纳其言,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任侍中,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魏徵等同知国政。能推人之长,有自知之明。因故贬同州刺史。官终礼部尚书。卒时,太宗素服举哀,悼惜久之。谥懿。► 9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臧哀伯谏纳郜鼎

先秦左丘明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酬沈仲归

宋代许及之

刘墙屈垒敌金汤,今继薰风写拒阳。久住扬州诗富艳,暂归孤屿句清凉。

檐声叠喜随花落,野色方期共竹光。偶苦河鱼今少愈,不应樽酒负鹅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垂虹亭晚眺

元代柳贯

山光自献一螺青,人立垂虹酒乍醒。两界星河涵倒景,千家楼阁载浮萍。

攲樯侧柁冲风劲,密网疏罾刮浪腥。正为鲈鱼忘世味,随方吾亦具笭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蟹 其四

明代徐渭

尔故饱菱芡,饥来窃稻梁。逃萧孟尝走,结草杜回亢。

蜕许山蝉嫩,腥怜海麝香。那能亲箬笠,衣夜伴渔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无题

明代刘昌

闲门疏雨立清寒,罗帕无人借字看。
草色天涯迷处所,花阴日午上阑干。
春情不射屏中雀,秋影孤停镜里鸾。
碧海茫茫空复夜,西风吹破烂银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柯子十三首 其十三

清代王时翔

客里新凉浅,闲中旧恨深。杜兰香远思难禁。小扇蚕书偷展、自微吟。

锦瑟尘悬壁,琼箫响散林。石榴裙曝柳边阴。怎忍寒衣独上、少君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洞仙歌·韶光最好

清代朱彝尊

韶光最好,甚眉峰长聚。
相劝乘船漾南浦。
盼海棠簪后插到茶蘼,同梦里又是楝花风雨。
桥东芳草岸,胜乐游原,勾队争看小蛮舞。
雀舫曳疏帘,蛛网浮杯,但日日鸾箫吹度。
听唱遍青春蓦山溪,待拆了歌台,放伊归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多景楼

宋代韦骧

尽道人间占胜游,天将多景遗斯楼。江山远顾穷千里,风月平分入两州。

日日高明疑后夜,年年潇洒觉先秋。不知今古登临客,消却尘怀几斛愁。

王圭

(571—639)唐太原祁人,字叔玠。王僧辩孙。幼孤,性雅淡,少嗜欲,安于贫贱,交不茍合。隋时为奉礼郎。入唐,为太子李建成中舍人。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圭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多纳其言,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任侍中,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魏徵等同知国政。能推人之长,有自知之明。因故贬同州刺史。官终礼部尚书。卒时,太宗素服举哀,悼惜久之。谥懿。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