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沛县

明代归有光

泗水抱城堙,东去日潾潾。
丰沛至今存,汉事已千春。
嗟我亦何为,独叹往来频。
封侯不可期,白日坐沉沦。
每见沛父老,旅行泗水滨。
空传泗水亭,井邑疑未真。
城外绿杨柳,高帘悬风尘。
犹有卖酒家,王媪几世亲。
高庙神灵在,英雄却笑人。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1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河南韦主簿归京

唐代李咸用

岩风爱日泪阑干,去住情途各万端。世乱敢言离别易,
时清犹道路行难。舟维晚雨湘川暗,袖拂晴岚岘首寒。
见说满朝亲友在,肯教憔悴出长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其三

宋代张栻

清坐铃斋公事稀,春来风日更迟迟。胸中水镜渠自避,却笑缿筒徒尔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济堤傅家园亭

宋代刘攽

济水与河俱至海,陶邱之北川原改。由来天事不可料,黄浊长存清晦在。

犹馀平堤十里长,逶迤东注如高冈。水泉味甘土脉腻,固知馀润宜群芳。

君家园籞临济堤,荆扉茅屋随高低。当轩古木密如盖,无数杂花行有蹊。

谷虚遥闻樵斧应,昼静便有幽禽啼。穿栽卜筑事未已,上为层台深凿溪。

东邻可买莫惜费,腊月课种当令齐。柳绿正如陶令宅,桃红应似晋人迷。

城中老守厌窘束,行乐得至城东西。此家园亭可屡往,薄酒自足充提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李世荣韵

元代耶律楚材

圣主题华旦,熊罴百万强。兵行从纪律,敌溃自奔忙。

百谷朝沧海,群阴畏太阳。黎民欢仰德,万国喜观光。

尧舜规模远,萧曹筹策长。巍然周礼乐,盛矣汉文章。

神武威兼德,徽猷柔济刚。自甘头戴白,误受诏批黄。

我道将兴启,吾侪有激昂。厚颜悬相印,否德忝朝纲。

佐主难及圣,为臣每愿良。翠华来北阙,黄钺讨南疆。

明德传双叶,宽仁洽万方。九服无不轨,四海愿来王。

兵革虽开创,诗书何可忘。洪恩浮晓露,严令肃秋霜。

符应千龄运,功垂万世昌。绵绵延国祚,烨烨受天祥。

多士咸登用,群生无败戕。此行将告老,松菊未全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胡太尊

明代张萱

丰湖春晚水瀰瀰,湖上棠阴匝地垂。按县彤幨嘶紫马,行春白鹿夹朱旂。

一尊共祝无疆寿,十邑曾歌乐只诗。歌罢莫言清似水,使君清处畏人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淳夫弟南归 其一

明代解缙

扁舟新自海门来,兄弟承恩入上台。金匮琅函多写遍,锦袍新逐早春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午日摘枇杷荐酒因成两绝句 其二

宋代赵蕃

蜀酒能袪虑,昌阳解引年。楚君为楚节,湘客念湘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周秀实田家行

宋代王庭珪

旱田气逢六月尾,天公为叱群龙起。
连宵作雨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
向来辛苦躬锄荒,剜肌不补眼下疮。
先输官仓足兵食,馀粟尚可瓶中藏。
边头将军耀威武,捷书夜报擒龙虎。
便令壮士挽天河,不使腥膻污后土。
咸池洗日当青天,汉家自有中兴年。
大臣鼻息如雷吼,玉帐无忧方熟眠!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