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僧善权画

明代史鉴

倪迂死后犹存画,权袖图成更有诗。头白云卿重题品,董元曾是巨然师。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57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饮

宋代陈师道

自昔有遗韵,小饮不尽觞。
坐待竹间月,奈此云影长。
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岗。
破眼一枝春,著意千叶黄。
暄寒会有分,蜂蝶来无央。
鸟语带余寒,竹风回妙香。
缅想两公子,作恶变清凉。
谁怜尘沙底,疲马踏朝阳。
斯人班马後,如圭复如璋。
相逢了无得,佳处每难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鸿门歌

明代张煌言

项王怒、汉王畏,鸿门宴罢鸿沟溃;汉人喜、楚人恚,玉玦谋空玉斗碎。

重瞳、隆准两英雄,天意有兴必有废;成岂哙也一彘肩,败或亚父疽在背。

不杀沛公岂云误,此事却有霸王度。当时长者号汉王,俎上老翁不相顾;

既无父子况君臣,三军缟素为何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连窝舟中偶述四首 其一

明代林光

扁舟如箭下中流,何处风烟更可留。诗思乱撩官柳色,橹声摇碎闸河秋。

湖山有梦回青眼,岁月无情易白头。北往南来觑未破,人间富贵是云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羊城投汪鐏石先生

明代何巩道

一秋江上鲤鱼沉,绛叶黄花想至今。欲托梦魂谁得到,不□风雨更相寻。

门多战马朝闻角,邻有征人夜听砧。久住严城犹玉貌,知君原似鲁连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 其一 春愁

清代尤侗

红雨晓阑珊。寂寞梨花泪未干。飞絮满庭人倦起,偷怜。

尽日鹦哥话夜寒。

巫峡梦云单。懊恼春光一半残。索性闭门推却去,孤眠。

独让东风自倚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芍药次王士中韵

元代凌云翰

一花开处万花残,心若黄金脸若丹。正爱云霞烘薄暖,秪愁风雨送馀寒。

四枝曾有荆公折,两寺宁无蜀客看。绣幕银屏深护取,莫教蜂蝶故相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绣定针

元代王吉昌

道忠告。想射日回天,到头虚耗。旷劫沉埋,名利气财识破,馀风一扫。寸心清操。会得过、个中三盗。斡旋星斗,银河运转,浪倾丹灶。玄黄气相导。结地髓天精,蠢然腾倒。烹玉烧金,神化至虚,体合希夷深奥。彩云高蹈。露妙体、真空长傲。这些风味,咫尺世人不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袁提学林亭

元代方回

古淡林萦沼,清辉日漏云。
百梅先世植,一鹤旧侯分。
天引吟怀远,春供饮意醺。
徐卿二雏者,已解听论文。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