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吴兴慈感寺阁

明代史鉴

亭亭高阁倚斜晖,廿载曾从此地归。
往事已随春草换,重来似觉故人稀。
孤城近水青山映,远树和云去鸟微。
欲系扁舟嗟未得,蘼芜新绿钓渔矶。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57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庵二梅图

金朝李俊民

老对风光百不堪,画图彷佛见江南。为君试草花閒赋,未必心肠似雪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古意八首

明代黄姬水

聚宝城门平旦开,倾都士女眺香台。
夕阳官路游人散,竞折花枝插鬓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白岩致仕后起居

明代边贡

挂冠西入水云乡,笑别东朝鸳鹭行。身对碧山无客主,议存清庙有封章。

精神合与三光应,寤寐何曾四海忘。閒步鹡鸰原上草,祗应流恨忆元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淮安毕义士

明代丘浚

江淮都会楚州城,过客咸知尚义名。晋鄙尽薰杨子德,邾人不爱鲁侯盟。

漆园千岁椿何在,蒿里三春草又生。多少邻家需举火,至今闻讳尚吞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丁酉1717正月初五夜罗山署中大风次早风歇饮酒纪之以诗

清代陈梦林

海西蛰起蛟龙怒,昨夜海吼风不住。风声入耳骇人闻,风势如痴复如飓。

客子残灯半灭明,闭门欹枕空百虑。山房四柱柱影摇,有时风欲挟之去。

万马蹄奔剑戟鸣,虎豹搏噬急雨注。往来嘈杂不成眠,一夜梦魂无宿处。

平明起视浮云决,风力渐微声渐歇。呼童煖酒赏春朝,似怯寒吹帘幔彻。

因忆去年腊月初,番仔渡头朔风烈。番社纷纷乱捲茅,竹树倒披梢半折。

耳鼻填沙眼怕开,行人却走马蹩躠。山溪狂似海波潮,溪水冷于轴头铁。

双犊乱流车苦迟,番儿强挽肤破裂。下马停车权息肩,店舍无烟酒不热。

番儿力尽冻且僵,呼起聊为哺与啜。可怜幅布半围身,青钱那惜恣饕餮。

此时如我敢言寒,犹有敝裘重补缀。况复今朝风已春,窗明几净椒盘新。

水仙香发绿尊满,春冷无眠奚足嚚。风波自古仗忠信,念尔孤篷海上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多丽 白菊

清代许德蘋

乍重阳,漫天清露珠垂。听鸣秋、千林黄叶,飙飙寒色侵肌。

也记起、玉妃贴鬓,也记起、青女低眉。三径萧疏,千株冷淡,不随春艳斗妍奇。

正好趁、持螯把酒,风趣算偏宜。满头插,粉花玉蕊,错认酴醾。

向园林、秋光渐老,傲霜挺秀相依。有宫人、乍吟愁赋,有倦客、重咏新诗。

旅邸情怀,柴桑伴侣,颓然野鹤旧容姿。忍守著、孤标晚节,知遇雁来时。

西风紧,归来彭泽,检点疏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涧 其二

宋代韩元吉

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

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

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滁州挽词二首

元代方回

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
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
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
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