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顾仪宾赴石城王府花烛 其二

明代史鉴

香车齐向内家迎,一朵宫花下殿行。自是和鸣应钟吕,凤仪原不为箫声。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57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思堂

宋代邓林

孝子失所怙,五内生层忧。望望如弗及,皇皇如有求。

魂气问何之,渺渺冥漠游。体魄问安在,长夜眠斯丘。

百身既莫赎,九我恩难酬。风木无停声,逝水汩汩流。

天地那有尽,此意同悠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雨

唐代权龙褒

暗去也没雨,明来也没云。日头赫赤出,地上绿氤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雨离流江

元代刘崧

何意今朝雨,偏伤远客情。黄花低径湿,白鸟渡江轻。

吾道成漂泊,天机戒满盈。林居有馀地,聊欲任浮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姜仁夫秋官过访平湖四首 其一

明代林光

细雨池亭晚,凭栏水镜宽。西风传信息,一舸独冲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

清代胡安

晴云挂壁无人收,时见树影横中流。
晚风借凉催梦到,一片明月依虚舟。
长江东流不可止,宦海飘摇亦如此。
斜风细雨归去来,谁知世有玄真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梅香

清代朱祖谋

雨无极,湿帆一一下江城。对空洲蘅杜,旋波翠幕冥冥。

搀乱鸿音水楼笛,荡摇萤点市桥镫。憺兹夕、路渺仙乡,极眼将迎。

伶俜。十年事,说向蛮笺,似梦疑酲。倦迹江南,庾郎自此愁生。

酒盏秋谙病消息,烛花晨换客心情。还侵枕、万叶惊飙,空外商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秋兴八首辛丑岁逼除作。时自红豆江村徙居半野堂绛云馀烬处 其七

清代钱谦益

开天牛斗首神功,分布星辰手掌中。八骏未回西极雪,六龙仍扈大江风。

南条日驾鼋鼍紫,北落星摧鱼鳖红。数卷残书遗石室,犁眉翁与铁冠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示李令

宋代朱翌

春色遽如许,春愁无柰何。
看山连楚越,端坐惜羲娥。
吾子频相见,新诗苦未多。
试穿一两屐,从我上烟萝。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