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震泽道士沈长春

明代史鉴

春风归骑柳边停,一上仙台思杳冥。苕水远从天目下,弁山长绕太湖青。

片云孤鹤吹笙度,千树啼莺把酒听。最爱笼鹅能好客,无人援笔写黄庭。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57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代戴梓

雨净高天碧汉虚,远山横翠照芳湖。黛眉拂月朝分柳,鬒发垂云夜倚梧。

万选得钱人尽爱,十年磨剑影空孤。东皇驭转吹韶律,千里春风草又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寄怀王元渤舍人一首

宋代刘一止

倦飞鸾省戢脩翎,乞与云山作卧屏。醉里书床堆束笋,梦馀楸局见稀星。

君心傥似当时赤,吾发应无耐久青。老手尚堪驱使在,会持归楫到溪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七夜月

明代苏福

一鼓初敲韵未终,好看破镜上苍空。但知光彩依然在,任待骚人说不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大慧寺逌然台是日杜鹃鸣于北都

明代杨慎

驱马出城阙,置酒临高台。高台见百里,坐望西山隈。

云气何飘飘,㑂佛接蒿莱。前有芳树林,清阴郁徘徊。

飞鸟遗之音,宛转悽以哀。杜鹃非北羽,谁遣从南来。

常恐商飙发,使我脩兰摧。长歌行路难,感激伤中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临潼早发

清代董新策

叫晓天鸡寂不闻,红镫影里绝尘氛。人家夜色新丰树,马首秋凉华岳云。

古戍清宵无鼓角,山田俭岁有耕耘。行行渐近三竿日,天远长安望转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牛渚矶登太白楼

清代祝维诰

太白没已久,太白楼尚传。登楼豁达开江天,云帆雪浪飞槛前。

我生不见高歌痛饮之狂态,但见锦袍乌帽奕奕真神仙。

矶头明月常依然,骑鲸一去何时还。山鬼来窥猿狖啸,冯夷不怒蛟龙眠。

青山小谢宅安在,镜湖贺监归何年。谁来共此玩风景,江边酒瓮空满船。

余既不能酌一斗,亦不能吟百篇,独有烟霞痼疾可以相周旋。

君不见萧尺木,四壁图名山,朝暮供养惟云烟。峨嵋雪,匡庐泉,鸡鸣日观泰岱颠。

明星玉女华顶连,苍茫元气窥无端,恍然置身万里间。

当年太白爱游涉,指点虚无应遍识。焉能鞭白日兮御清风,拍肩挹袂群仙中。

逍遥八极任来往,直与此楼今古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蓦山溪·春来心事

宋代晁端礼

春来心事,分付千锺酒。午醉梦还醒,两眉愁、才消又有。天涯远梦,归路日中迷,楚云深,孤馆静,潇洒梨花手。回文歌罢,幽恨新兼旧。帘影卷斜阳,乱红飞、风摇暮柳。独携此意,和泪上层楼,尽平芜,穷远目,认断千山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巩兴宗题回峰寺赠明山主

宋代王之道

江共烟云远,山连薮择长。
日从三伏烈,风借九秋凉。
休作桃花观,聊同柏子香。
相逢无一事,不必下禅床。

史鉴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