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张肖甫时备兵天雄 其四

明代欧大任

中原惟骋目,尺素到应难。意气高悬榻,才名老据鞍。

黄榆风骠立,大卤雪雕盘。未得从君去,吴钩夜夜看。

欧大任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391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钦和御赐复住持善世新寺诗一首

明代释宗泐

松下閒居几度秋,灯前顾影独无俦。遣情不似圆通辈,谈病何如积翠流。

每愧向来多宠赐,岂图今日更推优。此恩此意诚难报,惟演真乘赞化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祖心再变纪漫述五十韵

明代邢昉

惟岁昨在申,九州始破碎。旧京虽一隅,形势东南会。

我皇秉圭鬯,雨泣面如靧。臣民尽惊呼,少康真可配。

史公践台斗,心赤当时最。灵台占紫气,恍惚嘉祥届。

亡何变氛祲,太白垂天戒。宵光昼炯炯,百日犹未退。

咄哉夜郎人,小器自矜大。入手事挤排,持权夸拥戴。

朝廷一李纲,不容密勿内。猰貐本在野,抵死呼朋类。

赫赫先帝书,翻案神灵慨。谊士惜繁缨,凶党蒙冠带。

从此问王纲,解散随尘壒。貂蝉并鋘斧,颠倒弄机械。

人心二竖灰,世事长江败。洎乎皇舆播,临轩曾召对。

出奔忽异道,此事令人怪。得非靴中刀,凛凛恶奸桧。

所恨丧乱朝,不少共驩辈。城头竖降旗,城下迎王旆。

白头宗伯老,作事弥狡狯。捧献出英皇,笺记称再拜。

皇天生此物,其肉安足嘬。养士三百年,岂料成狼狈。

幸有两尚书,臣节堂堂在。又有杨中丞,甘死如饮瀣。

呜呼黄祠部,刀锯何耿介。郎吏及韦布,一二更奇快。

吁嗟郡国英,螳臂堪一喟。宣歙始发难,战血涂草莱。

麻生怒冲发,气作长虹挂。松林战尤苦,婺女兵终溃。

吴子要离烈,张朱俱慷慨。我悲黄相国,绝食经颠沛。

海上王将军,就死迹逾迈。此纪乙至丙,大书得梗概。

正气苟勿渝,细不遗裙䯰。倘非斯人俦,乾坤真愦愦。

大师南海秀,夐立风尘外。辛苦事掇拾,微辞缀丛荟。

毛锥逐行脚,蝇头装布袋。前日城门过,祸机发逅邂。

命危濒伏锧,鞫苦屡加钛。良以笔削劳,几落游魂队。

诸方尚云扰,澒洞势未杀。虽然怵网罗,慎勿罢纪载。

伊昔郑亿翁,著书至元代。出土十载前,金石何曾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

唐代武元衡

身依泉壑将时背,路入烟萝得地深。
终岁不知城郭事,手栽林竹尽成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传朋

宋代岳珂

小书楷则本晋人,降而唐世体益真。妙趋要识笔有神,行行清妍杂奇伟。

奇为精神楷为体,吴君笔力备诸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别锡山诸友二首 其二

明代王汝玉

当筵莫唱渭城歌,此去京华路不多。明月相思情更切,西风木落洞庭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工部诸将五首感次其韵 其一

清代傅为霖

郁郁卢龙塞上山,瀛环岱岳拱雄关。谈天幻出乾坤外,列国奇分昴毕间。

瓴水直从高屋建,鼓声那计左轮殷。南宫不少中兴将,谁是差强吴子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顾子美提举许雪中见过之作

宋代李纲

残腊苦寒情味恶,万里风云欣雪作。夜积端愁坤轴倾,晓望却惊天界扩。

玉龙鳞甲卧群山,水海波澜凝巨壑。谢家儿女自多才,笑咏飞花度罗幕。

金炉未觉兽炭温,锦帐犹讶貂裘薄。书生饥甚况复寒,坐听朱弦折临狱。

松孤竹老念山林,甲冷戈寒悯沙漠。岂思龙尾贺千官,且叠琴心舞双鹤。

瑶林玉树粲回环,勿谓轩庭全冷落。拥门但作袁安卧,命驾谁思子猷乐。

溪山如画真自知,金玉满堂端不博。烦公携具款我门,注目遥空登晚阁。

冻吟犹作号寒声,此病欲医那有药。公家故自富香醪,我亦安能辞巨杓。

醉看万事雪销凝,妙观圆成不须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游南静川

宋代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
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欧大任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