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李虞部之杭州

明代宗臣

一尊晨散帝城游,万里江云拥去舟。楚国芳荃难汝别,蓟门朝雨为谁留。

万家熢燧胡缨夕,八月蒹葭海戌秋。使者无须频北顾,浮云何处不堪愁。

宗臣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7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鼓吹曲十二曲 其八 通荆门

魏晋佚名

荆门限巫山。高峻与云连。蛮夷阻其险。历世怀不宾。

汉王据蜀郡。崇好结和亲。乖微中情疑。谗夫乱其间。

大皇赫斯怒。虎臣勇气震。荡涤幽薮讨不恭。观兵扬炎耀。

厉锋整封疆。整封疆。阐扬威武容。功赫戏。洪烈炳章。

邈矣帝皇世。圣吴同厥风。荒裔望清化。化恢弘。煌煌大吴。

延祚永未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却归巴陵途中走笔寄唐知言

唐代李涉

去年腊月来夏口,黑风白浪打头吼。橹声轧轧摇不前,
看他撩乱张帆走。逾月始到鹦鹉洲,呜呜暮角喧城头。
逡巡未得见官长,梦寝但觉生愁忧。军中贤倅李监察,
人马晓来兼手札。教令参谒礼数全,头头要处相称掣。
唐氏一门今五龙,声华殷殷皆如钟。就中十一最年少,
别有俊气横心胸。巧缀五言才刮骨,却怕柱天身硉矹.
后辈无劳续出头,坳塘不合窥溟渤。君家三兄旧山侣,
方寸久来常许与。不觉淹留两月馀,风光漫烂生洲渚。
宇文文学儒家子,竹绕书斋花映水。醉舞狂歌此地多,
有时酩酊扶还起。猥蒙方伯怜饥贫,假名许得陪诸宾。
酒家债负有填日,恣意颇敢排青缗。余瞿二家同爱客,
园蔬任遣奴人摘。野狐泉头银叶方,一别十年今再觌。
更有风流歙奴子,能将盘帕来欺尔。白马青袍豁眼明,
许他真是查郎髓。良会芳时难再来,隙光电影长相催。
扁舟惆怅人南去,目断江天凡几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赋愁

唐代魏扶

愁。迥野,深秋。生枕上,起眉头。闺阁危坐,风尘远游。
巴猿啼不住,谷水咽还流。送客泊舟入浦,思乡望月登楼。
烟波早晚长羁旅,弦管终年乐五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宋代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答尧夫先生金雀石砚诗

宋代王益柔

般阳有山名金雀,山发清辉奇璞。
望气尝言玉宝藏,贾胡几遣良工度。
金刚宝鑽竞穷搜,百里青苍困鋔凿。
琼瑰未获得研材,温润还将六美学。
有若玉徵琴面莹,有如金弹陶轮著。
规天矩地形制毓,中或辟流外圭角。
晴窗气暖墨花春,牋襞毫奔光照灼。
吾生特好惟四物,累载裒鸠盈几格。
先生闭户日著收,朝餐每不餍藜藿。
高闳梁肉虽有余,孰敢就门赒隐约。
先生固自尝有言,不忍将身作沟壑。
先生崖岸高莫攀,持此谓宜无见却。
一留为惠固已多,敢冀新诗旋踵作。
精深雅健迫风骚,使我忧荒忽惊矍。
还如甘露醒心昏,更似神篦除眼膜。
先生精义已入神,准易时容见涯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晁以道

宋代王安中

人才限南北,河岳日边徼。异时颇自振,以远得轻笑。

顾我尚友心,与渠不同调。吾州向虽陋,属令文元肖。

仙凫谢云罗,雪浪涌海峤。问山如登天,翰墨相焜耀。

高标快目击,胜语醒耳剽。永怀种秫潜,不翅憩棠召。

八年杖屦隔,坐睡梦嵩少。何人似严陵,寒滩理幽钓。

无因接孙登,半岭听清啸。渐恐落流俗,中夜回光照。

倒海觅三珠,更复得二妙。风埃邺王城,晚从折简召。

仓曹宾客次,玉立见孤峭。神锋森挺脱,俛嘿愿还鞘。

至今牛斗间,宝气干两曜。伯宜承华勋,仲合典书诏。

翩翩谁辈行,官职忽哄叫。美须草未斗,好面丧可吊。

斯人但寂寞,瑚琏不荐庙。我尝当馈叹,吞愤类牛噍。

渊龙岂易扰,遽敢议处劭。念昔忝闻道,锐甚冠始醮。

百忧荒寸田,孰与耕新烧。区区冀有获,韅鞅鞭复掉。

端来求代公,兀守信麦漂。便将涂六凿,风籁息号窍。

政自畏攀援,拄颊遭诟谯。一官涕唾了,得失已悬料。

囊中餐玉法,朝饥傥能疗。纵无钱买山,解有杖荷蓧。

从公问箕颍,策足事游眺。共待四明归,重丐一言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殿赐宴应制

唐代徐安贞

校文常近日,赐宴忽升天。酒正传杯至,饔人捧案前。
玉阶鸣溜水,清阁引归烟。共惜芸香暮,春风几万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欸乃歌词 其四

元代郭翼

上塘船行无断头,下塘船少好安流。两岸青山天上坐,看山吹笛上杭州。

宗臣

宗臣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