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死马赋

唐代刘希夷

连山四望何高高,良马本代君子劳;燕地冰坚伤冻骨,胡天霜落缩寒毛。

愿君回来乡山道,道傍青青饶美草;鞭策寻途未敢迷,希君少留养疲老。

君其去去途未穷,悲鸣羸卧此山中;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风。

昔是浮光疑曳练,常时蹑景如流电;长楸尘闇形影遥,上策日明踪迹遍。

汉女弹弦怨离别,楚王兴歌苦征战;赤血沾君君不知,白骨辞君君不见。

少年驰射出幽并,高秋摇落重横行;云中想见游龙影,月下思闻飞鹊声。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从此毕;盐车垂耳不知年,妆楼画眉宁记日?

高门待封杳无期,迁乔题柱即长辞;八骏驰名终已矣,千金买骨复何时?

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3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人与荆襄李制帅

宋代释居简

桃花武陵原,千骑访旧游。旧题鬼神护,苔藓封蛟虬。

是时原中花,炫昼烂不收。稚耄相欢呼,再拜罗道周。

一闻謦咳声,曰似吾故侯。侯今飞上天,盟在沧江鸥。

公来席未温,玉帐凉生秋。粘天洞庭北,襄楚当襟喉。

小屈经纶手,平分宵旰忧。风清鹦鹉洲,月满黄鹤楼。

黄鹤去不返,万灶栖貔貅。白羽青纶巾,坐寝淮南谋。

文武固一道,貂蝉出兜鍪。致身须黄阁,看镜方黑头。

故家迈种德,台辅不足酬。颓支邹鲁澜,末障洙泗流。

载观统有宗,抑使俗不浮。古道复大明,殊俗皆蒙休。

况夫蜀文章,眉独称雄酋。多应峨眉月,只照东家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道州谒周濂溪故居

宋代柴随亨

迢迢豸岭过萦纡,知是元公此结庐。
老屋至今图太极,古碑犹在勒通书。
落花啼鸟春无恙,窗草池莲景自如。
閒立钓游矶上石,光风霁月满庭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十月海棠

元代白朴

金盘荐华屋,银烛照红妆。欢游曾得多少,风雨送春忙。

只道神仙渐远,争信情缘未断,自有返魂香。万木尽摇落,浓艳又芬芳。

忆真妃,春睡足,按霓裳。马嵬西下回首,野日淡无光。

不避山茶小雪,似爱江梅新月,疏影伴昏黄。谁唤□□起,呵手染胭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希夷高卧图奉寿郭泰和封翁大参知相奎尊人也时年七秩

明代胡应麟

蹑蹻罡风度十洲,一筇长啸华山头。神游欲尽三千界,梦断俄惊八百秋。

绛阙徵书回紫凤,丹台灵笈驻青牛。龙光忽照匡庐下,重遣蒲轮出帝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补蜀汉铙歌十二首 其十 蜀如虎

明代胡应麟

蜀如虎,师甚武。熊罴十万下天府。仁义礼乐为盾橹。

奸雄闭穴气销沮。甘受巾帼呼老姥。嗟嗟,懿如鼠,亮如龙,蜀如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 己酉元夕洛阳署寓对雪

清代陈维崧

一番宛雒元宵,红灯闪得人心碎。孤身一个,闷怀万种,故乡千里。

旧恨凄然,春阴搀乱,漫天搅地。想当初此夜,风前酒后,有多少,轻狂意。

记起閒游旧事。小门边、那家殊丽。星桥将敛,香车乍碾,相逢桥背。

近日飘零,半生流落,料伊知未。伴铜驼扑著,街头残雪,冷清清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

宋代梅尧臣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譬身有两目,了然瞻视端。
邵南有遗风,源流应未殚。
所得六十章,小大珠落盘。
光彩若明月,射我枕席寒。
含香视草郎,下马一借观。
既观坐长叹,复想李杜韩。
愿执戈与戟,生死事将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饮

宋代邓肃

断臂一朝续狼肉,楛矢漫空夜相逐。
海凫乱飞三丈毛,蓝田不行四寸玉。
何如南岳追祖风,云间坐致桃李秾。
笑尽酒船三百斛,醉吹箫管上晴空。

刘希夷

刘希夷 (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