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端阳曲

明代袁华

兰汤试浴铜龙吐,美人䰀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5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苑行

唐代令狐楚

云霞五采浮天阙,梅柳千般夹御沟。
不上黄花南北望,岂知春色满神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听琴

元代黄庚

一曲猗兰按玉徽,高山流水少知。
纷纷耳听非心听,安得人间有子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集句 其五十八

金朝李龏

兰替天香蜜替黄,巧如施粉妒何郎。东君若要分流品,侬是水仙鸿雁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

明代祝允明

服膺从圣轨,厉志尊前闻。敦厚觅砥道,高明抗浮云。

玄元极三古,疏通穷八垠。焉能为栖栖,掩抑斥鴳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剪梅 其二 花烛词

清代尤侗

何物风流白面郎。粉捏何郎。香和韩郎。天教撮合紫云娘。

玉琢萧娘。锦制苏娘。

翠管催成宫样妆。山画眉妆。云想衣妆。银灯低照合欢床。

弦配琴床。蒂并花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雨亭记

宋代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葬者

宋代李之仪

铙钹高低与哭声,同寻此路不相惊。年来自是多伤感,帘外何须问晦明。

未返耕桑真拙计,长萦缰锁奈虚名。无名可恋何贪着,瓶罄须休莫强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冠

宋代周敦颐

一日复一日,一杯复一杯。青山无限好,俗客不曾来。

往事已如此,朱颜安在哉。寄语地上客,历乱竟谁催。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