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西堂石鉴覞弟领众住栖贤

明代释今无

五叶天风吹欲落,银河之泻咽喷薄。鲸鲵走陆化作鱼,江西驹儿产头角。

鞭风不踏紫陌尘,要使吼声喧五岳。嗟吁大道时贤卑,至人不作使世疑。

浴雾已看文彩就,当头一喝成鹏飞。如今分座龙象拥,高横玉麈深天机。

海波月起雁声来,坐念送君心迟迟。栖贤我昔诛茅者,随师拾栗寒溪湄。

紫藤锦石不入眼,区区心迹今云疲。吾师买马先买骨,秕糠如絮已粘泥。

衢头钟动市人丛,昙花岂得生其中。不须呵我心先折,况复飘飘凌高风。

玉渊之水神龙藏,高崖灼烁骊珠光。霞明雪净尘垢扫,追还九代轩琅琅。

入山却比谢安出,一丝九鼎悬穹苍。吾生雅负素餐耻,譬如春梦不能起。

今日私心十倍欢,所能言者其粗耳。寻常离别自有情,流光圣箭蜚英声。

悲欢在手不能用,眼看落叶堆高坪。此山困厄数百载,杉松桧柏犹未改。

九曲澄渟天上来,五老芙蓉日飞盖。石梁跨蹑断世心,幽人一入神踽踽。

所期万础绕千人,一丘一壑吾无取。君但严持宝镜行,呶呶之物安足语。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玄珠歌 其十三

唐代张果

欲采玄珠日月奔,先须火发制灵根。朝元万过金精结,此是登真第一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花

唐代韩偓

曾愁香结破颜迟,今见妖红委地时。
若是有情争不哭,夜来风雨葬西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

唐代刘商

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唱竹枝歌,
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
身骑吴牛不畏虎,手提蓑笠欺风雨。猿啼日暮江岸边,
绿芜连山水连天。来时十三今十五,一成新衣已再补。
鸿雁南飞报邻伍,在家欢乐辞家苦。天晴露白钟漏迟,
泪痕满面看竹枝。曲终寒竹风袅袅,西方落日东方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此地

唐代张九龄

出处各有在,何者为陆沉。幸无迫贱事,聊可祛迷襟。
世路少夷坦,孟门未岖嶔。多惭入火术,常惕履冰心。
一跌不自保,万全焉可寻。行行念归路,眇眇惜光阴。
浮生如过隙,先达已吾箴。敢忘丘山施,亦云年病侵。
力衰在所养,时谢良不任。但忆旧栖息,愿言遂窥临。
云间日孤秀,山下面清深。萝鸢自为幄,风泉何必琴。
归此老吾老,还当日千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素梅 二四

元代王冕

霜花浮影月娟娟,春色无痕上画船。
转首西湖风景异,不知谁识老逋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字令 次花海叔韵

清代孙荪意

清明近也,听饧箫隔巷,吹来庭户。初试罗衣风尚峭,小立曲阑凝伫。

柳学颦眉,花含笑魇,又见春如许。昼长人静,画梁新燕双语。

正值轻暖轻寒,酿花天气,一霎晴兼雨。对此韶光须痛饮,莫说闲愁闲绪。

三竺云峰,六桥烟水,结伴嬉游去。藏鸦门外,一枝摇漾柔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文潜瞻启圣院旃檀像

宋代晁补之

至人如幻千亿身,若以色观皆世人。
大千初自一沤发,变化谁能知本因。
移天宫殿着人世,断取无异陶家轮。
当年紫磨已殊胜,后来浮海亦有神。
缅怀此地初启圣,真人继出天下春。
庄严事秘理莫测,万世镇守无陈新。
宝坊千柱众八百,衣食随念何由贫。
天寒急景过驹隙,坐稳不去同鸱蹲。
归来想象发光影,一洗百虑无余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胡泟将军

唐代王建

书生难得是金吾,近日登科记总无。半夜进傩当玉殿,
未明排仗到铜壶。朱牌面上分官契,黄纸头边押敕符。
恐要蕃中新道路,指挥重画五城图。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