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祖印游靖安

明代释今无

君去非予意,山川但暂看。雪深知发白,云静觉江寒。

鞋岂南询着,衣从北路单。相关切相望,勉矣慰人难。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

唐代顾况

乐府只传横吹好,琵琶写出关山道。羁雁出塞绕黄云,
边马仰天嘶白草。明妃愁中汉使回,蔡琰愁处胡笳哀。
鬼神知妙欲收响,阴风切切四面来。李陵寄书别苏武,
自有生人无此苦。当时若值霍骠姚,灭尽乌孙夺公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闻湖南荆渚相次陷没

唐代韦庄

几时闻唱凯旋歌,处处屯兵未倒戈。天子只凭红旆壮,
将军空恃紫髯多。尸填汉水连荆阜,血染湘云接楚波。
莫问流离南越事,战馀空有旧山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扶苏

宋代孔平仲

天下精兵掌握间,便宜长啸入秦关。奈何伏剑区区死,不辨书从赵李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宗尧侍讲署南京院事

明代丘浚

南北于今两玉堂,俨如东壁望文昌。趋朝暂免通门籍,视事荣看绾院章。

竹汗消青春昼静,槐龙屯绿午阴凉。软红尘土长安道,还忆联镳傍苑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饮张子言偶偕田希古

明代皇甫汸

山馆凄清城日阑,花开荏苒引杯盘。俄传令节惊秋候,漫喜新逢得地官。

乌鹊故飞霄汉迥,星辰不动露华寒。七襄仅有桥边度,一笑应知人世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余自流江将归南溪刘先生亦还珠林赋此别伯昂

明代萧翀

白筼明春雪,清尊注晚霞。
客行天共远,人醉月初斜。
武岫神仙宅,珠林处士家。
东归三十里,好为寄梅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湖留题 赠周生

宋代黄裳

七峰山下无尘客,方寸有能人未识。风吹山水意飘飘,月照市廛机寂寂。

将使居人闻此声,既澄世虑虚生白。英华满轴非春能,银钩更有千钧力。

忽然欲运胸中奇,一挥时落云间壁。何当便跨图南鹏,声意相寻七峰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续王础尘少莱子歌为屈翁山寿

清代陈恭尹

老莱子有五色衣,少莱子有五色笔。衣舞班斓有尽时,笔飞青简无穷日。

每常中夜起鸡声,亦曾草檄母窥屏。子年六十母九十,母头全白子全青。

阶前幼稚立四五,长者能文少者语。人生快意岂在多,莫惜堆盘献鸡黍。

君不见叔皮避地河西居,王命论成还著书。汉家纪传定义例,作者何必皆石渠。

平津六十初应诏,再至太常方见召。奇才伟貌众所推,得君何必皆年少。

君家有书非野史,碧血荧荧光透纸。笔端生气万古存,君与人人皆不死。

少莱子,老布衣,世上好恶多是非。三闾之后若无子,日月谁与争光辉。

请簪此笔立殿陛,可以上报三春晖。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