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韶石舟中 其八

明代释今无

无事孤骞兴,秋江一棹寻。不因今日役,亦有此时心。

星起猿啼泽,人醒月在林。更寻何处宿,前路一灯深。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

唐代崔曙

东林气微白,寒鸟急高翔。吾亦自兹去,北山归草堂。
仲冬正三五,日月遥相望。萧萧过颍上,曨曨辨少阳。
川冰生积雪,野火出枯桑。独往路难尽,穷阴人易伤。
伤此无衣客,如何蒙雪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林寺贯休上人篆隶题诗

唐代黄滔

师名自越彻秦中,秦越难寻师所从。
墨迹两般诗一首,香炉峰下似相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谨追和诸父留题云门声阇黎经阁诗一首

宋代程俱

杰阁护真文,金仙妙大云。风林终日说,露柱一时闻。

谷暖春先到,山高日易曛。经行复宴坐,华雨任缤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怀四首 其三

元代善住

涧曲独盘旋,人间事屡迁。艰难销壮志,衰朽惜残年。

世有还珠浦,生无种玉田。归来华表鹤,亦劝学金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跋黄华墨竹二首 其二

元代赵秉文

淡墨闲临谢女真,萧然林下自风神。世间亦有丹青手,只解寻常写市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秋平远楼即景

明代林廷模

半挞碧窗纱,凭栏趣转嘉。雁声来别渚,秋色入谁家。

云去山容瘦,风来雨脚斜。老僧谢尘鞅,坐对一篱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记万载风俗三绝

宋代祖无择

官酤米为{左麦右匊},釀出成红酒。
里社醉丰年,便是宣城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以八字为韵 其五

宋代陈造

枕流未云清,食檗不言苦。老禅家翠微,风壑啸一虎。

碧眼照人天,金地漂花雨。千偈弹指顷,竟亦无剩语。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