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感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天胡为此气凛冽,北风萧萧吹未休。忆昔韶光遍草木,游春童冠服春服。
浮李沉瓜消夏长,池有绿荷径有竹。八月秋高天气凉,不暑不寒佳风光。
天时人事忽相催,阴阳消长冬又来。袁安门前堆尺雪,郑榻无毡肌欲冽。
纵有膏梁绸绔子,貂裘不暖衾如铁。此时更怜从军众,平沙茫茫走海冻。
健儿热血奈寒何,将军角弓不得控。人间处处都祁寒,那得力回阳春脚,能使万家欢。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