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二

明代释今无

博望当年漫泛槎,此生萍梗是无家。谁言华表堪闻鹤,那见人间可驻霞。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效龚定庵体两首 其二

近现代释敬安

念佛三昧世少信,惟有无为子亲證。乐邦消息近云何,为我莲台一问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湘中赠张逸人

唐代黄滔

羽衣零落帽欹斜,不自孤峰即海沙。曾为蜀山成寓迹,
又因湘水拟营家。鸣琴坐见燕鸿没,曳履吟忘野径赊。
更爱扁舟宿寒夜,独听风雨过芦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乔判官赴福州

唐代刘长卿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杪秋独夜

唐代白居易

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欢娱牢落中心少,
亲故凋零四面空。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
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

宋代张镃

老僧分袂倏三年,犹访芳池跃翠泉。
新叠两山都未识,北堂引看更东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崇山图七贤诗

宋代张嵲

岘首登临事已非,风流千古载丰碑。
凿空寻出崇山景,又作襄阳一段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邑侯枉过村居

明代黄公仪

郎星行部及春和,老稚争迎睹玉珂。曲巷向逢仙吏寡,应门今报使君过。

为怜折节忘轩冕,何限留馨在薜萝。苍赤安危劳置问,保釐谁不望恩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画扇面 其一

元代凌云翰

阿母蟠桃花又红,七香车下五云中。群仙奏罢霓裳曲,春满瑶台第一宫。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