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幽蓟既分燕,曲阜亦封鲁。全齐周四履,王室资夹辅。
眷言东大藩,镇靖自前古。左奠瀛海翻,右㩀泰山阻。
匪直形胜会,曾是贤哲处。丹书藏太公,内政脩仲父。
田单复社稷,鲁连委圭组。高风邈难攀,奇计畴为举。
伯王事复湮,末俗变风土。矧乃邹孟氏,特达王道语。
谅哉见阔迂,未可干世主。皇明御宇宙,文教戢威武。
七篇仁义存,于治非小补。伊余餐至言,无馁方自许。
重经纡辙地,瞻仰极延伫。雪宫有曩基,画邑无遗堵。
耿耿钦圣心,申章莫能抒。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