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辽海舟中 其三十六

明代释今无

我有一古环,锵锵金玉音。一视一感激,冰天夜夜心。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日作

唐代李郢

锵锵华驷客,门馆贺新正。野雪江山霁,微风竹树清。

芜庭春意晓,残蘖烬烟生。忽忆王孙草,前年在帝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侍郎王公还南京留别

明代吴宽

秋水浮来画舫新,南归仍喜度天津。未从江左誇王导,如向朝端见李绅。

黄菊又逢燕地晚,青山偏爱秣陵春。陛辞却枉重瞳顾,应识青宫旧学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南曲

明代郑珞

偶逢故乡人,寄书故乡去。妾家在横塘,门前两株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雨

明代傅圭

鹳鸣垤上己多情,底讶东风习习清。马首湿妨寻柳兴,担头寒涩卖花声。

云飞远堞如灰白,萤度疏帘似火明。自是丰年元有兆,南郊曾庆礼初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其一

宋代苏轼

公退清闲如致仕,酒馀欢适似还乡。不妨更有安心病,卧看萦帘一炷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乡十二首 其一

宋代郑思肖

破得愁城了,仍还太古风。浑然无事国,不与世相通。

地迈华胥外,天归混沌中。蠢哉蛮触氏,苦死角英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岑岩起见寄三绝 其二

宋代韦骧

分携斜日在青山,不意黎明我遽还。却向益昌迎马首,由来无定是人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新安江深渡馆寄郑州王使君

唐代朱长文

霜飞十月中,摇落众山空。孤馆闭寒木,大江生夜风。
赋诗忙有意,沈约在关东。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