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湟川舟中 其二

明代释今无

渐老思为适意行,波涛不定辄相惊。更筹夜听山营急,米价时闻估客增。

天拥芙蓉青黛暗,风传谢豹夕阳明。桅樯尽日巑岏里,恶怪心头事未平。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礼部崔员外备独永宁里弊居见寄来诗云图书…守山城

唐代羊士谔

守土亲巴俗,腰章□汉仪。春行乐职咏,秋感伴牢词。
旧里藏旧阁,闲门闭槿篱。遥惭退朝客,下马独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天竺僧还乡

宋代释永颐

月冷云深天上寺,桂花千树绕楼台。
归时若对间人说,莫道身从朋里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江阴挽词

宋代楼钥

万卷蟠胸次,千篇秀笔端。
朝行期奋迅,贤路竟艰难。
虽号循良守,欠为文字官。
遗编幸无恙,留与后人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十一月二日至紫极宫诵李白诗及坡谷和篇因念苏李听竹时各年四十九予今五十九矣遂次其韵

宋代刘克庄

翰林两仙人,偶来听风竹。萧萧玉千竿,采采绿一掬。

少时负不群,中岁乃见独。嗟余长十年,所至恋三宿。

径当还笏归,奚俟揲蓍卜。夜郎与儋耳,老大费往复。

宜州殿其后,路险车又覆。山中采芝去,舍下炊粱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木诗

元代杨载

大木生何许,乃在泰山隈。泰山崖石裂,怒水响如雷。

浸润长膏液,根株日以培。纵历千百载,霜雪不能摧。

长安天子诏,欲筑九层台。台上搆宫殿,青云共徘徊。

匠氏走海内,博求栋梁材。万夫治道路,挥斧重林开。

大器当大用,小器易剪裁。有如豪侈士,踪迹困尘埃。

适可厚自养,毋为兴叹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巳初晴同戚生小亭对酌

明代王世贞

三月三日日初新,雨雨风风成一春。柳条媚景乍舒盻,桃花勒寒微放颦。

会稽山阴足褉事,长安水边多丽人。故乡京国那在眼,与子且爱樽前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冉冉云(弄花雨)

宋代韩淲

倚遍阑干弄花雨。卷珠帘、草迷芳树。山崦里、几许云烟来去。画不就、人家院宇。
社寒梁燕呢喃舞。小桃红、海棠初吐。谁信道、午醉醒时情绪。闲整春衫自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学

宋代文同

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
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