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石岩

明代释今无

洪濛擘破出云窝,石色青葱自郁峨。倒挂玉莲钩地轴,平分银汉碍天河。

月临枢室光先满,路转阴厓穴更多。黑帝一碑灵气壮,飞来犹自镇山阿。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慎朝奉

宋代徐积

一别三千里,俱为六十翁。日中多俗事,枕上忆清风。

闻子生双凤,看书快两瞳。以囊仍贮果,寄我厥苞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文与叔山园十咏 其六 芙蓉坞

明代何吾驺

纵有东山妓,何如一树花。朝朝傅粉面,带醉夕阳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凯歌五首 其四

明代边贡

秋水沈沈漾列星,盘涡殷殷斗雷霆。扁舟昨夜巴陵过,风起犹闻战血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华一首送叶师仁省兄还栝苍

明代刘基

睆彼黄花,有烨其辉。骊驹在路,送子于归。蔚彼柔桑,猗其条矣。

心之怊矣,维其辽矣。翩翩者鳦,亦习其羽。悠悠者途,孔脩且阻。

执子之手,酌子以酒。言念言怀,劳心如纠。子有兄弟,维胸维臆。

嗟我之怀,曷云能极。瞻彼崇阿,维云茫茫。之子之往,多我慨伤。

鸿雁于征,载号载飞。兄弟之远,胡宁不悲。山川遐邈,日月逾迈。

送子于归,俾我心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呈尧夫

宋代司马光

近来朝野客,无座不谈禅。
顾我何为者,逢人独懵然。
羡君诗即好,说佛众谁先。
只恐前身是,东都白乐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兵后过?亭山

元代徐贲

?亭西去远,一过一凄然。
雁宿芦中月,人归草际烟。
渔家多近水,戎垒半侵田。
尚喜余民在,停舟问昔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曹子讷于寿道二同年

元代黄溍

忆同鹄立簉天关,清漏无声虎豹闲。黄榜未开齐望拜,紫衣高唱遽分班。

已惊恩出寻常表,更羡身居季孟间。海国邻疆幸无远,可容接武向蓬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黄休复茅亭

唐代任玠

聚散荣枯一梦中,西归亲友半成空。
唯馀大隐茅亭客,垂白论交有古风。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