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趵突泉 其一

明代释今无

灵泉终古响辚辚,蓟北天南惜问津。活火带风烧地轴,银潢抽雪喷珠轮。

三花已见朝元气,九转谁知造化神。无限红霞侵碧芷,鹤归疑是武陵春。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题

金朝高士谈

羡他田父老于农,远是庄西与舍东。不似宦游情味恶,半生常在别离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呈陈兵侍高吾杨太仆闻山二年丈兼自述三首 其二

明代顾璘

暂辟留侯谷,聊巾陶令车。清风高省阁,礼俗变乡墟。

庭晓鹤常报,座寒蝇自袪。峥嵘康济略,仍在笑谈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四

宋代释守卓

人境俱不夺,东西任该抹。七九六十三,相逢阿喇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啸台

宋代刘攽

高台见百里,长啸海风生。为问尘埃耳,能闻鸾鹤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桑图

明代唐寅

桑出罗兮柘出绫,绫罗妆束出娉婷。
娉婷红粉歌金缕,歌与桃花柳絮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 贺何若浮举曾孙

明代俞彦

壮岁子生孙,逾艾孙生子。正合官家极品封,四代都如此。

君到伏生年,又几云仍耳。六世金绯共一堂,妆点清朝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昌平馆

明代边贡

寒食烟花暮,伤归复旅游。芳尊不相对,华馆坐悠悠。

月细光疑晦,山空响似秋。老亲垂短发,计日向西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天乐 题子循弟“罗浮仙梦图”,为悼亡作也

清代赵我佩

萧条纸帐清如水,春山四围妆靓。紫玉烟消,青衫泪湿,半枕梨云香凝。

悲怀未省。待跨鹤人来,步虚声静。梦入罗浮,天风吹下萼花影。

疏林乱飘绛雪,落英铺满路,知否仙境。明月前身,昙花幻相,蝴蝶飞回芳径。

钗寒鬟冷。趁一霎相逢,玉肩双凭。翠羽无言,断魂谁唤醒。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