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李迈公明府

明代释今无

花树重栽五岭东,新州九日见春风。天恩万里扶桑阔,海国三年别梦同。

莲叶有缘邀社月,琴堂原自藉人龙。养成和气窥端倪,奏绩无为雨露工。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宝林寺禅者壁(山名飞来峰)

唐代方干

邃岩乔木夏藏寒,床下云溪枕上看。
台殿渐多山更重,却令飞去即应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张汝霖和潘黄门斋居二首 其一 庆寿寺

唐代杨廉

禅室由来静,幽偏更此亭。天斋闲数日,夜坐或观星。

对越惟精白,功名要汗青。昔年陪锁闼,从未此居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去妇叹赠三溪包公 其六

明代何维柏

黯黯度寒云,皎皎淡明月。贞心无改移,明月有圆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出游城南山寺

明代王慎中

一官常懒爱僧闲,来往禅机每扣关。绿柳闭门空自长,白云出岫不知还。

欲牵簪绂奈微力,岂少莺花非故山。那似匡庐为社者,投师不远栗林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西湖闲居十首 其十

宋代汪莘

藕蒂嚼来殊解渴,荷香闻得亦忘饥。幽人不趁槐花课,收得西湖几句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众士友 其一

宋代徐鹿卿

行歌有妙趣,声满沧浪边。岱岳宗众山,渤澥倾百川。

今人悉闇投,无因难至前。古人贵渐进,有本如原泉。

周程不可作,三叹抚遗编。正音渺难听,蛛丝润鸣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伤往

元代徐贲

忆昔始结发,相期终暮年。宁知当壮时,中路忽弃捐。

春芳每增恨,秋月复娟娟。嗟我客异乡,尔魂落夜泉。

儿生缺抚育,赖有兄嫂怜。今夕已及期,一念一涕涟。

展转不能寐,起坐馀灯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解连环 秀水朱生白,曝书亭后人,工词,以抱黄门之感作砚环图,寓念还意也,为赋此解

清代姚燮

萧娘琐阁、有云廊十二,碧桃春莹。记研螺、倩画湘眉,傍温峤妆台,贴肩花并。

掠海罡风,蓦飘断、女床鸾信。问玉箫再世,情天灵姥,慰愁堪准。

漫招穗堂梦影。只愁潘独坐,背灯看鬓。甚双头、约指玲珑,自抛了尘奁,旧香都冷。

拂砚填词,苦愁味、还谁能领。尽宵来、金井风梧,枕函凄听。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