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夜 其二

明代释今无

总是无家客,家居亦野航。江边知月阔,水底见星长。

林动疑豺虎,时危问稻粱。岩能孤坐好,贫只百般忙。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化胡歌七首 其七

隋代佚名

我昔学道时。登崖历长松。盘屈幽谷里。求觅仙圣公。

食服泥洹散。渐得不死踪。九重室中得见不死童。

身体绝华丽。二仪中无双。遗我元气乐药。忽然天圣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艮岳百咏 秋香谷

唐代李质

玉屑花繁淡淡黄,碧岩曾伴紫栏芳。月明露洗三秋叶,山迥风传七里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砚农兄从军越巂三首 其一

清代缪荃孙

少小不相识,闻名心尚疑。兄游夜郎域,我生吴江湄。

相去千万里,眠食无由知。客岁栖锦城,识面嗟何迟。

枥马嘶北风,乌鹊绕南枝。故里隔烽烟,执手重唏嚱。

遥羡岷江流,日夜东南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荅吴坚白

明代王以悟

忆从洛涧后,师友旷经年。立雪君怀古,传经我见偏。

悟□无一字,行处有多愆。寄语真脩士,好期共勉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江南 江南词六首 其一

清代熊琏

江南好,绿水傍红桥。钓艇移来垂柳岸,风筝系在杏花梢。

一带酒旗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七马图为张将军作

元代胡奎

七马来自流沙西,二十有八玉凿蹄。时平四海罢征战,华山之阳春草肥。

一匹龁草,两匹洗刷临清溪。中有两匹络青丝,奚官傍立不敢骑。

明当进入天门下,一一金鞍盖黄帕。汉家不用千里才,只许将军看图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上云岫庵

清代朱尔迈

青山惬所怀,一步一延伫。不觉夜色来,苍苍没平楚。

失道径转纡,陟历忘峻阻。忽然身已高,舄下闻人语。

欲辨已微茫,东西无处所。疏竹逗镫光,始知隔岩户。

奋策争先登,却怪来风雨。住足问徐徐,潮声走远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五首 其一

清代林朝崧

三晋本一家,龙战无时閒。秦人待其敝,拱手收河山。

鹬蚌相持久,渔翁得意还。不知蜗角上,何用分触蛮!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