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汉臣归凤城

明代释今无

草室无馀蕴,君归幸念之。暮云兰叶架,疏雨藕花池。

义寂文心薄,珠明智眼移。毋为逐卑论,白社订幽期。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刻吴阊门诗

南北朝陆山才

田横感义士,韩王报主臣。若为留意气,持寄禹川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崔沔

唐代崔日用

棣华袭韡萼,桂树连芳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丝曲

元代彭炳

青池秋高霜露繁,芦叶浸水长阑干。风吹枯荷双白鹭,池上木落云漫漫。

萧萧马鸣燕草残,小窗清砧山夜寒。乾坤如茧缫未了,古今长丝千万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吴赞府斋中十咏 其三 破砚

元代萨都剌

巨璞何人凿,磨穿偶至今。系文虚绿润,雨气共玄阴。

瓦砾开无异,尘埃积转深。明光几携入,往事复何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归蜀 其二

明代王恭

剑门西望蜀江流,白帝城边叶未秋。归到山林何事业,木棉花发杜鹃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钱塘夜雨

明代何吾驺

古渡空房黄叶遮,夜深思妇咽寒笳。钱塘江上思乡处,又被西风吹雨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田家

清代刘瞻榕

草庐负高阜,柴扉面清池。村居本自好,况有春风吹。

春风果何心,如与丘园私。一夕声䬀浏,千顷新绿滋。

朝来荷锄出,对此情自怡。时运无或愆,力田复何疑。

仓庚先已觉,飞鸣桑树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中秋沿檄新昌道中有怀二首

宋代项安世

乱山深处过中秋,客里今年分外愁。
坐想鴒原挥兔翰,遥知鹤发念貂裘。
一身四处为肝胆,有月无人与献酬。
急唤老兵同浊酒,强排孤愤作清游。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