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雷峰山寮口占 其三

明代释今无

大陆鸺鹠响,孤魂逐瞑烟。百忧攻五尺,寸土陷双拳。

夜雨侵人泪,天心夺世缘。斯人安可得,古道在林泉。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七十

隋代佚名

执手与欢别,欲去情不忍。馀光照已藩,坐见离日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用十梅韵答冯簿 其四

宋代王炎

清真去边幅,明白倾底里。枳棘见鸾凰,十倍跫然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人言凤尾蕉花于某县庭命作

明代徐渭

凤尾本蕉材,红花绿叶毸。县庭今一见,蛮地不曾开。

孔雀羞金翠,萧娘坐粉腮。颍川黄霸在,辛苦送祥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济美堂为郭郎中鼎贞题

明代金幼孜

故家世系出汾阳,数百年来倍有光。门外青山馀黛色,屋边乔木老风霜。

传家自信诗书美,启后方知庆泽长。回首东梅溪上路,至今簪笏照高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答尹世立赠别

明代李之世

未向冥鸿赋遁肥,鸥心鹿性本无机。正当萧瑟人难别,况隔关山月共辉。

世局随缘终自了,孤云与我若相依。为言后夜思君处,溟海迢迢梦独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晚山行

明代于谦

日落千山暝,风高万木凋。深沟通曲径,独木架危桥。

客路空迢递,离情转寂寥。驿楼看渐近,时听马萧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莺

宋代杨万里

过雨溪山净,新晴花柳明。
来穿雨好树,别作一家声。
故欲撩诗兴,仍添怀友情。
惊飞苦难见,那更绿阴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字令·拟花间

宋代周密

眉消睡黄。春凝泪妆。玉屏水暖微香。听蜂儿打窗。
筝尘半妆。绡痕半方。愁心欲诉垂杨。奈飞红正忙。
婉约 少妇 忧愁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