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韶石舟中 其七

明代释今无

蒙叟梦先得,彭篯术未工。露兼凉月下,影逐大江空。

雨过啼閒鸟,天低落近虹。玉鞭吾欲把,帝座莫为通。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上留田行

唐代李白

行至上留田,孤坟何峥嵘。
积此万古恨,春草不复生。
悲风四边来,肠断白杨声。
借问谁家地,埋没蒿里茔。
古老向余言,言是上留田,蓬科马鬣今已平。
昔之弟死兄不葬,他人于此举铭旌。
一鸟死,百鸟鸣。一兽走,百兽惊。
桓山之禽别离苦,欲去回翔不能征。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
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无心之物尚如此,参商胡乃寻天兵。
孤竹延陵,让国扬名。
高风缅邈,颓波激清。
尺布之谣,塞耳不能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伏日

宋代张镃

未晓雨先骤,过朝风更鲜。
谁知初伏日,全是早秋天。
洗盏尝新酒,临池摘嫩莲。
平生丘壑意,不受暑寒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郎

宋代韩玉

柳外莺声碎。晚晴天、东风力软,嫩寒初退。花底觅春春已去,时见乱红飞坠。又闲傍、阑干十二。阑外青山烟缥缈,远连空、愁与眉峰对。凝望处,两叠翠。
鸳鸯结带灵犀佩。绮屏深、香罗帐小,宝檠灯背。谁谓彩云和梦断,青翼阻寻后会。待都把、相思情缀。便做锦书难写恨,奈菱花、都见人憔悴。那更有,枕痕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黄懋中大学士硕宽堂

明代徐熥

多年簪笔侍螭头,焚却银鱼早乞休。十亩云霞开径日,半楼烟雨捲帘秋。

小山桂树丛丛绿,曲涧桃花片片流。不是能耽泉石趣,几人青鬓老菟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推篷图为顾御史仲谦赋

明代陈琏

我昔载酒游西湖,泊舟独爱孤山孤。山色四围冰玉粲,水光万顷琼瑶铺。

当年梅花喜无恙,倚篷尚见千馀株。风前暗香还自好,月下瘦影何其疏。

丹书不来仙已逝,白鹤已去谁能呼。狂吟未就酒初醒,此身如在清冰壶。

我闻顾君复好事,爱梅不让孤山逋。阿谁能效补之笔,为其写出推篷图。

枯干老梢骨格古,繁葩冷蕊风韵殊。兹晨示我索题咏,追忆往事空长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仲容赴杭州孙公辟

宋代王安石

万里相夸漆与丹,笑歌长在绮纨间。
彩船春戏城边水,画烛秋寻寺外山。
忆我屡随游客入,喜君今赴辟书还。
遥知曼倩威行久,赤笔应从到日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绍兴送妻弟任县尉归邵武二首

宋代项安世

珍重任公子,君行定几时。
重来未有日,此别可无时。
带雨登闽峤,因□想蜀碑。
两翁门户在,努力慰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无余处士书斋

唐代齐己

闲地从莎藓,谁人爱此心。琴棋怀客远,风雪闭门深。
枕外江滩响,窗西树石阴。他年衡岳寺,为我一相寻。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