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朱应登
辰山沅水瘴溪头,坐爱芳荪赋倦游。翠竹含风霜后改,青林背日晚来幽。
离心巳隔洞庭渚,归梦时过鹦鹉洲。漫讶入滇身万里,昆明池馆汉神州。
朱应登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111篇诗文
谢梁尊师见访不遇
唐代:李翔
晓斲黄精昼未还,岂知仙老降柴关。一声归鹤唳江口,数片白云遗竹间。
怅望有惭劳羽驾,差池不得礼冰颜。秋风独倚书斋立,遥想真晖对暮山。
淡黄柳 其一 本意
宋代:江南雨
轻黄浅碧,偷结相思络。一桁柔丝才半搦,乞与行人漫折,空负佳期误良约。
淡烟薄,新阴上晴阁。甚芳景,渐如昨。叹青山依旧情无托。
为怕明朝,满天飞絮,愁裹风帘翠幕。
午日柬杨廉夫
元代:张雨
客有拥琴至,吾宁折简招。足音垂谷口,雨气截山腰。
酒倩红泉泻,花为绛节朝。不嫌泥泞极,一舸段家桥。
拟行路难三首
明代:郭之奇
落涧辞峰未随溪,奔壑顾山难行。子辞家去,寻烟野宿,自饥寒行。
子行日远,道逢落涧坐长叹。车为不转辕,马为踯躅向郊原。
人自轻离何足道,秋风车马畏黄昏。
古歌 其二
明代:刘基
旧花欲落新花好,新人少年旧人老。佳人见此心相怜,举觞劝我学神仙。
我闻神仙亦有死,但我与子不见耳。秪言老彭寿最多,八百岁后还如何。
宣州蔡子平尚书淑人居氏挽词二首
宋代:周必大
鹧鸪天(戊辰七夕)
宋代:郭应祥
朝中措(送管顺甫赴漕)
宋代:李曾伯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