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1508)明福建闽县人,字启衷,号洞江。弘治六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与言官何天衢、倪天明并负时望,人称“台省三天”。正德初,奉使封安南,在道进都给事中。三年还,见刘瑾肆虐,敢言者皆被贬斥,遂疏发刘瑾侵匿内库财物数十事,然后自经尸谏。一说瑾惧天锡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有《黄门集》。► 90篇诗文
清秋禾黍罢,南亩幽事少。凌晨有佳兴,振策事轻矫。
微踪蹑飞猱,雄眺高木杪。上有仙子祠,栋宇颇倾挠。
腾虚想云軿,遗像空鸟爪。黄冠三四辈,生意良草草。
更欲问丹炉,云山遂穷讨。道人笑不言,此意未遽晓。
但云须趣辕,山静虎出早。胜践良独难,仙事亦杳渺。
了知世俗人,尘凡隔蓬岛。
(1461—1508)明福建闽县人,字启衷,号洞江。弘治六年进士。授吏科给事中。与言官何天衢、倪天明并负时望,人称“台省三天”。正德初,奉使封安南,在道进都给事中。三年还,见刘瑾肆虐,敢言者皆被贬斥,遂疏发刘瑾侵匿内库财物数十事,然后自经尸谏。一说瑾惧天锡发其罪,夜令人缢杀之。有《黄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