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雷震东读书塾湖并寄震场诸昆弟 其三

明代庄昶

手未摊书意已留,兄知拈掇弟知投。门庭诸父无遗蛊,馆谷经师更善谋。

盘错几年都利器,楅辕前日有童牛。儒生回首吾家季,弱冠当年应鹄头。

庄昶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106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仙花

唐代吴仁璧

香红嫩绿正开时,冷蝶饥蜂两不知。
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善兴寺

明代文彭

峨眉山外即长城,斥堠无惊秋气清。黄叶拥山飞殿角,青烟出树隐钟声。

偃松岌嶪双蛟舞,流水玲珑万玉鸣。莫道遐方多寂寞,五云咫尺是神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比部玄子往江北 其一

明代区大相

严装候晨发,仆御戒修途。我友远行迈,驾言适旧都。

旧都勿久滞,祇役在诞敷。馀封带灊霍,高澨出淮徐。

左顾洪河流,右瞻陵庙纡。旷望极原野,白露殒平芜。

山川邈悠哉,荏苒岁华徂。岂不念离析,王事有驰驱。

登车遵大路,执手城南隅。愧彼双黄鹄,奋翅淩高衢。

誓当复早旋,要盟恐常虚。风霜厉南陆,慎尔千金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丈人园亭

明代欧大任

秋晚篱门静,茅斋颇自宽。林香柑子熟,露气菊花团。

奁内茶能给,瓶中粟可餐。杏收双虎卧,橘堕一猿看。

早秫催儿酿,霜菰荐客盘。烟凝松几润,月湿竹庭寒。

石铫醒还煮,风琴醉几弹。自堪蓝尾酒,何愧笋皮冠。

金涧陶弘景,山园管幼安。丹书窥玉笥,宝剑闳玄坛。

海衲求碑至,渔人认路难。三桥藏野色,二水带江湍。

井臼通邻舍,桑麻近药栏。尘缨何日濯,来把钓渔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 其五

清代郑文焯

唾月吹花都意满。自理新娇,事事无拘检。争拟欢游成美眷。

歌前妒煞閒莺燕。

声价因谁花里占。浩态狂香,只较当时减。相见朝朝还泪眼。

不应蕉萃还凝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吴粹老观我斋诗

宋代葛胜仲

立我谨外揵,逐物戒内热。樊然辨物我,此意犹屑屑。

是身本虚空,何者为六结。虽慧念不起,虽定照不灭。

无我与我所,观亦于何设。右臂弹已化,左肘柳方蘖。

顾君进此道,遗我自朝彻。不见鲁东家,意与我俱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苦怀六首 其六

宋代郑思肖

古人立志高,为义不为己。今人所见卑,独为贫贱耻。

不义富贵生,宁以饿而死。遗体非不重,所惧悖于理。

我禀清淑气,生而秀为士。读书三十年,颇知六经旨。

质之以人道,所言皆如此。奚乃滞风尘,尔汝弄欢喜。

浙山高苍苍,浙水清瀰瀰。三叹动遐思,清风响两耳。

暂焉深隐去,长镵访园绮。敬俟时之清,终其天伦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刑部侍郎乔公诗

宋代徐铉

举世重文雅,夫君更质真。曾嗟混鸡鹤,终日异淄磷。
词赋离骚客,封章谏诤臣。襟怀道家侣,标格古时人。
逸老诚云福,遗形未免贫。求文空得草,埋玉遂为尘。
静想忘年契,冥思接武晨。连宵洽杯酒,分日掌丝纶。
蠹简书陈事,遗孤托世亲。前贤同此叹,非我独沾巾。
庄昶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