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金中孚十二韵

明代李昱

在眼交游总俊髦,多君才调独风骚。蜀都巧织千机锦,巫峡雄翻二月涛。

心入阴何诗窟远,名登李杜将坛高。虽承紫诏终辞禄,若赋丹墀定夺袍。

行李清秋逢县署,杖藜薄暮过林皋。金盘屡出银丝鲙,翠瓮新开玉色醪。

醉后脱巾犹举爵,狂来秉烛更挥毫。孙阳颇解知天马,欧冶偏能试宝刀。

莫作后尘工语丽,要追前辈拟心劳。吟残春草看衣线,添取晨霜上鬓毛。

百里去程山岌岌,双溪归兴水滔滔。元龙楼上凭斜月,深夜怀人首重搔。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4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二首

唐代温庭筠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欹堕复摇。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林寺已疏钟。踏紧寒声涩,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漏迟 泛舟东溪

元代刘因

故园平似掌。人生何必,武陵溪上。三尺蓑衣,遮断红尘千丈。不学东山高卧,也不似、鹿门长往。君试望。远山*处,白云无恙。自唱。一曲渔歌,觉无复当年,缺壶悲壮。老境羲皇,换尽平生豪爽。天设四时佳兴,要留待、幽人清赏。花又放。满意一篙春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至里良之明日闻抄兵已入长兴因赋以自慰

元代刘崧

谁遣飘然去,真成率尔来。吾宁工避地,天似解怜才。

行李从萧瑟,飘蓬任转回。时时看短剑,心折未全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郢士民追送至京山应城道中兼投碑刻

明代游朴

宵征蓐食戒归轩,黄发青衿夹毂奔。往日尘埋徐孺榻,行时客满翟公门。

谁云贵贱交情见,自觉浑庞直道存。疏薄曾无分寸补,真惭双碣列江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林霏轩

明代王汝玉

忆昔放舟苕霅间,青鞋竹杖登弁山。山春日霁晓光薄,巫女绿湿双螺鬟。

深林无处觅僧寺,衣上纷纷带空翠。却寻樵路到樵家,彷佛潇湘问山市。

十年高卧吴山秋,每看烟霏散复收。东南佳趣满胸臆,人生何必穷仙游。

自从候曙朝金殿,天上神仙几亲见。龙楼凤阁綵云中,紫盖黄旗蔚葱茜。

山人忽寄林霏图,轩居冷荫青扶疏。层阴浓黛数千顷,清润逼帘秋气虚。

翻然便欲动幽兴,独抱瑶琴访萝径。同是烟霞社里人,相逢不必通名姓。

时清未敢归林峦,吴弁群山空画翰。满目晴光春欲染,缄诗先和松风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洞霄

宋代张继先

洞霄深处日栖真,仙子亲曾此致身。
凤阙有人来献礼,溪声山色愈增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神子

宋代李曾伯

白妃卷絮逐风颠。透朱帘。向空漫。剪出冰花,偏爱腊前看。能费化工多少力,千万里,尽同天。
歌楼清赏记当年。玉人占。绣衾塞。老去孤高,世虑肯咨煎。争似小窗梅影下,聊一笑,付无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翠微寺有感

唐代刘禹锡

吾王昔游幸,离宫云际开。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
汤饼赐都尉,寒冰颁上才。龙髯不可望,玉座生尘埃。

李昱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