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跃马从君三十秋,翩翩粉署见风流。岱华自照襄阳席,海色遥凭缥缈楼。
门下群英多鸑鷟,案头瑶草得全牛。暂披贵竹三花树,言采浔江五海榴。
直道自甘乌石乐,春风重整太华游。臬才久擅双龙誉,良冶应传一鹗裘。
执玉庆成周典礼,枞金宠冠汉诸侯。直怜沈约偏多病,送别临风恋衮旒。
钟山一马驹,蹀躞九轨路。才高难为兄,质妙不愧父。
顷尝造其室,握手宛如故。孤灯留我语,碧眼照窗户。
寒珠湛尘源,朝日破昏雾。相期白莲社,此意何可负。
当时座间客,子亦同此趣。匆匆不再见,忽复岁云莫。
冲风战夜窗,山气想凝冱。扁舟欲问讯,恐触蛟鳄怒。
吾侪晚闻道,岁月忍虚度。声名身外鸩,文采性中蠹。
当求一转语,共證十载误。春江两涘平,偕子稽首去。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