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早春雪夜寄卢纶兼呈秘书元丞

唐代李端

闻君随谢朓,春夜宿前川。看竹云垂地,寻僧月满田。

熊寒方入树,鱼乐稍离船。独夜羁愁客,惟知惜故年。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 其二

清代顾贞立

丝丝细雨盈盈泪,淡淡笼烟。袅袅风前。低影愁红何可怜。

便宜翠竹青花小,清露珠圆。别种幽研。不受尘埃半滴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

金朝周昂

壮心未分逐流年,衰鬓从渠众目怜。却恨诗情消减尽,语言枯淡到中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草

宋代何绛

行尽天涯路,年年见汝衰。谁能摇落后,犹有雪霜姿。

寂寞何人顾,芳荣暗自期。平原一睇望,殊作塞垣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夜邀唐兵曹滏河舟泛同寇广平

明代皇甫汸

滏流春滚滚,与子暮乘槎。解缆生风雨,停杯感岁华。

河阳聊种树,上苑忆看花。他日相思泪,题书寄省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嘉禾道中

明代徐祯卿

槜李城何在,萧条草树存。未醒吴苑酒,已动越乡魂。

问水来天目,看桑过石门。愁闻鹡鸰语,宁听楚山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六首 其三

明代欧大任

香木蠹必多,虚舟怒应寡。圣贤且患名,造物不相假。

广川三策人,洛阳少年者。谁出江都亭,竟问长沙舍。

酣酒岂能庄,割肉似非雅。且容东方生,陆沉在金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黎惟敬内翰自南海访余吴兴登岘山分韵 其一 得蘋字

明代王世贞

为具青山莫厌贫,天涯惊见赏心人。还将温室中郎树,来咏吴兴太守蘋。

霅水远拖双带玉,何峰斜抹一钩银。明朝尘世应誇取,未必蓬莱事事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仲冬再到和前韵

宋代曹勋

江淮烽火照云头,买尽临安去国舟。
行见中兴圣天子,一戎大定复神州。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