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李颀
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134篇诗文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五
魏晋:嵇康
开元观闲居,酬吴士矩侍御三十韵(十八时作)
唐代:元稹
哭宋群辅
宋代:刘克庄
寄衡父满翁
宋代:王令
诉衷情 其一 燕京灯市
明代:俞彦
凤城东畔市灯初。春色转皇都。红楼满罗珍翠,朱邸列珊瑚。
金服匿,绣天吴。锦氍毹。百蛮兽舞,万国凫趋,亿载鸿图。
三月既望徐家园雨后即事
清代:王家枚
风光大好野人居,门对青山绕绿渠。三径草生残雨后,一溪水长海潮初。
邻翁抱瓮将行汲,稚子携罾戏学渔。未必秋来尘已起,试从何处结陶庐。
次韵杨子寿同浦太守游顾园四首 其四
元代:郯韶
石洞阴阴雪乍融,溪虚弱柳不禁风。花飞草阁通归燕,舟泊晴江见断虹。
甚欲题诗春竹里,不堪吹笛水烟中。归来坐对高城晚,门外乌啼月照空。
青玉案
清代:周之琦
西山颜色仍依旧。只添了、眉痕皱。小院珠帘垂永昼。
吟笺半摺,画栏孤倚,长忆分襟后。
闲中记曲拈红豆。风雨还惊夜来骤。曾问南园芳事否。
莺如人懒,花如人醉,春也如人瘦。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