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喜友人见访

唐代李洞

入云晴斸茯苓还,日暮逢迎木石间。看待诗人无别物,半潭秋水一房山。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1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嘉泰三年皇后册宝十三首 其九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宝玺瑶册,既祗既承。绣裀藻席,载跻载升。柔仪肃穆,瑞命端凝。

永膺多福,如川方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霁东郊寻梅不得怅然作此

清代苏佩

溪岸风力尖,吹面如刀割。探梅不知寒,犯晓去踏雪。

昨梦梅花开,高枝我攀折。娟娟林下人,缟袂拂烟月。

经过村复村,而无一树发。独立斜阳间,相思愁欲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潼关楼

唐代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阳羡浮翠亭

宋代沈辽

江南山川若奔鹿,下照江流翠相瞩。朝望长干暮石牌,山头年年春草绿。

我昔长爱江南游,当时少年今白头。人生匆匆寄幻事,六朝得丧惟荒丘。

阳羡本自江南州,水边孤烟千古愁。沙禽关关夜相呼,稻粱自足知何求。

我生已如不繫舟,投老为谁计沉浮。腰间墨绶亦偶尔,此地欣与心相投。

行归三吴卜幽隐,不复更到枚回洲。渔父丈人莫相笑,解带于此聊迟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魏德卿

明代鲁铎

故人久坐青油幕,京国重逢喜尽情。长剑暂从天外倚,短檠还入夜深明。

儿童渐长乡音改,俸禄虽贫宦况清。阃外更闻资上略,龙堆青海避先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趋谣十二首 其十二

明代张元凯

醉拥三妇艳,富润十亩宫。独有草玄客,不谒陶朱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岱峰同龙门漫士留别高景度先辈

明代王恭

龙门岁晚惜同心,迢递龟峰远更寻。残雪乱山频对酒,白云芳草又分簪。

离堂夜烛猿声断,别路江枫雁影深。名下只今多俊逸,临岐高唱比南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七

宋代周麟之

四老延清会,连年乐故乡。誉腾花萼集,光动德星堂。

今独三荆茂,居然一鉴亡。庆流知有在,兰玉蔼遗芳。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