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将至花马池王参将郊迎设食

明代齐之鸾

岗岚回合日光斜,毳幕金罍坐剥瓜。
蔬径润含终伏雨,禾田青覆去年沙。
虏庭北徙边烽少,宾雁南飞朔气加。
驿使只今劳战马,两池愁听损盐花。
齐之鸾

齐之鸾

  齐之鸾,男,字瑞卿,号蓉川,安徽桐城县城人,明朝有名的直臣,事迹入选明史,为桐城历史上的第一位翰林。据传齐之鸾先祖本明代开国功臣凤阳徐达之后,明太祖逼死中山王徐达,徐达之子徐添福避祸南迁,更姓为齐。老宰相张英的祖母(张廷玉曾祖母)就是齐之鸾的小儿子齐近的女儿。明正德六年(1511年)29岁时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依据《蓉川公年谱》和《复姓疏》,齐之鸾先世尝居凤阳,元末迁居桐城,明初占籍县市乡,一百多年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正月初八日(公元1483年),家族第六世齐之鸾出生于安徽桐城县城太平坊之旧第。(据周京《蓉川先生小传》)

►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心镜 乐真风

金朝马钰

马风风,风得好。摆脱家缘,无烦无恼。自今后、不作猖狂,便一心办道。净神炉,清丹灶。炼汞烹铅,屏除阴耗。一阳生、大药灵灵,有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红梅为易谦赋

元代刘崧

姑射仙人绰约容,已无情态向春风。何时学得餐霞法,尽把冰肌换暖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鹏举赴滁阳道中述怀见寄二首 其一

元代刘崧

闻君赴滁阳,前月过秋浦。轻蓬去如叶,列屿若浮俎。

思亲念方永,怀友心亦苦。清宵发孤咏,馀响应柔橹。

盈虚谅谁卜,忠槩伤自许。君心正悬旌,我发已垂缕。

苦无太古调,何以袭宫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碧山吟社八景 其三 龙缝泉

明代俞宪

龙罅吐泉清,谁穿龙缝成。小池风雨夜,真有饮龙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游洞

明代俞彦

洞里天地阔,洞外日月长。峡山驱涛来,平楚青茫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福唐郡丞蒋公鸣

明代张萱

七闽三山瘴海湄,坐堂亚府口为碑。渔樵老我空黄发,兄弟惟君是白眉。

有梦尚寻三益径,怀人常赋四愁诗。鳞鸿闽粤应如织,何日琼瑶慰渴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襄阳大悲院作

宋代葛胜仲

善财叩补陀,大千一弹指。我行无神足,重趼二百里。

中年逢百罹,所欠但一死。稽首闻薰王,觊以俗障洗。

鱼山彊赞述,文污梵书庋。自怜迷本闻,云何见大士。

觉与所觉空,根脱不用耳。圆融声度垣,变现月映水。

臂目恒河沙,如幻本一理。以是见观音,文殊亦如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次韵谢王仲衡尚书荐章

宋代陈造

襧生布衣儿,始未客黄祖。
一鹗轻百鸷,名已腾荐语。
跌宕噤不施,众笑此何取。
一赋出绪余,已可光近古。
先生传正学,抱负几文举。
名世昔退之,好善今卫武。
汲引略权近,论荐及农圃。
高义表一时,恶氛可消楚。
俗方急梯媒,中表羊而虎。
低颜下气地,百请几一与。
代舍著衰翁,秋芹荐侯俎。
泉甘困深汲,袖短妨妍舞。
荐士不待求,昔联乃今睹。
傅毛可飞肉,矮屋俄广宇。
平生气轮囷,非公向谁吐。
小当工抚字,大或效遗补。
长风初借便,振迅顾双羽。
未妨著书缘,人有讥自苦。
朝来诗兴动,毫端鸣急雨。
夸似鱣堂生,颇见此宾主。
齐之鸾

齐之鸾

  齐之鸾,男,字瑞卿,号蓉川,安徽桐城县城人,明朝有名的直臣,事迹入选明史,为桐城历史上的第一位翰林。据传齐之鸾先祖本明代开国功臣凤阳徐达之后,明太祖逼死中山王徐达,徐达之子徐添福避祸南迁,更姓为齐。老宰相张英的祖母(张廷玉曾祖母)就是齐之鸾的小儿子齐近的女儿。明正德六年(1511年)29岁时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授刑部给事中。依据《蓉川公年谱》和《复姓疏》,齐之鸾先世尝居凤阳,元末迁居桐城,明初占籍县市乡,一百多年后,宪宗成化十九年癸卯正月初八日(公元1483年),家族第六世齐之鸾出生于安徽桐城县城太平坊之旧第。(据周京《蓉川先生小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