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史十一首 其八

唐代李华

日照昆崙上,羽人披羽衣。乘龙驾云雾,欲往心无违。

此山在西北,乃是神仙国。灵气皆自然,求之不可得。

何为汉武帝,精思遍群山。糜费巨万计,宫车终不还。

苍苍茂陵树,足以戒人间。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2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岳步湛先师韵 其一

明代庞嵩

一卧天关已十年,出门三札信虚传。今朝得睹衡云面,七十二峰都眼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卢秀才游潞府

唐代贾岛

雨馀滋润在,风不起尘沙。边日寡文思,送君吟月华。
过山干相府,临水宿僧家。能赋焉长屈,芳春宴杏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太傅平章贾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遗安抚潜侍

宋代文及翁

身游廊庙意山林,六出花开一寸心。
平地尺书叨载史,瞻天班贺齿诸任。
屡丰岁事常如昔,太素风光直到今。
收敛神功放晴景,白河半夜扫层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麻刺史复职

元代杨弘道

长风起天末,奄忽捲浮云。冰雪春自释,芝兰久弥薰。

廉颇时再用,邹湛世无闻。一掬岘山泪,樽前分付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松江至湖州又一日到四安登陆半日至广德

明代王缜

才过吴门游上海,又从霅水到横山。三年漫踏青鞋破,不似浮萍一味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 其三

明代陈仁锡

太守供调笑,所悲在古昔。敬亭与响山,同醉不同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秋景韵二十首 其十九 秋信

明代李昌祺

梧桐新月照空床,纨扇西风泪数行。好梦只随钟共断,閒愁偏与夜争长。

最怜牛女同今夕,却恨参商各异方。薄命盻盻并小小,料应不似我凄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述哀

清代俞明震

预料事当尔,此意至悽切。况复身及之,生死吾安择。

自吾成童时,民劳得小息。书生困帖括,懔若抱残缺。

人知王室尊,那计生事拙。默窥朝野情,不醉常兀兀。

人以官为家,遂以官立国。鄙夫竞濡沬,贤者或矫饰。

泥取古昔名,新理任汩没。我与世同化,所学岂殊辙。

深悲来日难,匹夫与有责。侧闻宪法立,迅疾万弩发。

亲贵集大柄,四海各休戚。所持进化理,忽与初念别。

踯躅将安归,放情山水窟。江南厌靡丽,度陇苦萧瑟。

风气递旋转,人心有南北。奈何势所激,一发不两月。

心知人世改,愁到海水竭。兵气郁不开,关河信四塞。

去官如脱囚,心死身则适。改岁天气佳,浊酒容一呷。

晴风入寒沙,泉动冰滑滑。占天有生意,望春犹恍惚。

谁与解烦忧,如石不可掇。

李华

李华(715-766年),字遐叔,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代大臣、文学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天宝二年,登博学宏辞科,拜监察御使,转右补阙。安禄山攻陷长安时,被迫接受凤阁舍人伪职。“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后来,隐居大别山南麓,信奉佛法。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积极共倡古义,开启唐代古文运动之先河,著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