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序上人所藏陶成画菊石歌

明代李梦阳

陶生画菊石,老草有笔力。此石与此菊,今为序公得。

两株徙倚石根前,古石苔藓屈连钱。复有馀株散在地,平坡杂草青烟绵,回株点缀花翩翩。

含姿弄态不一足,背向纤秾皆可目。突如大家贵介女,珠翠虽摇气庄肃。

近时名手计汝和,此生笔力方之过。江东徐霖学画石,效颦差胜王与何。

亦知神品多冥契,下笔巉岩拓高势。石磊磊兮菊漫漫,清霜古路花斑斑,远意颇类东林山。

东林昔筑莲花台,彭泽攒眉不肯来,归家对菊独衔杯。

序公丛林号白足,不重莲花番重菊。终然画饼不充腹,何如种向西山麓。

秋林寒芳采服食,煮石炼药亦为得。爱鹰爱马古有之,不独序公何太息。

李梦阳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216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兴

金朝史肃

秋虫已息又还吟,晚雨初晴又作阴。水面微风掠苍玉,云头落日缘黄金。

年丰酒价应须贱,睡起茶瓯未要深。人道双清到心迹,年来无迹亦无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郑贵妃金书观音普门品经 其三

明代赵昱

黄屋何来郑主乘,松风狂客捏名称。知他佛力生因想,绝倒乌台睡语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乙酉六月十一日雨

金朝元好问

一旱近两月,河洛东连淮。骄阳佐大火,南风卷黄埃。

草树青欲乾,四望令人哀。时时怪事发,雨雹如李梅。

我梦天河翻,崩腾走云雷。今日复何日?駃雨东南来。

元气淋漓中,焦卷意已回。良苗与新颖,郁郁无边涯。

书生如老农,苦乐与之偕。闾阎闻吉语,一笑心颜开。

酉年酒如浆,乾溢安能灾。惟当作高廪,多具尊与罍。

家人笑问我,君用安在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夏西畴还宁夏

明代陶宗仪

归来已是十年过,行李萧萧两鬓皤。紫塞冰霜还部曲,清秋风雨去关河。

潮浮短棹征途远,酒尽离觞别恨多。从此音书应更少,断肠分手泪滂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题四首 其二

明代胡应麟

不读昔人书,那知当代旨。自信阿龙超,任将周顗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香

明代袁宏道

寒香寞寞上屏纱,活火烹泉石碾茶。溪翠柳烟争压叠,雪条风干五攲斜。

旋开曲社通莲社,痛饮南家又北家。禅榻归来清似洗,醉看红燄吐膏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家

明代萧光绪

小楼斜月独凭栏,乡思曾堪值乍寒。梧历风多飘亦怯,菊迎霜久傲应难。

柔情不比长卿剧,累事争如向子宽。又听疏钟动山寺,添衣无语自盘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同景文咏莲塘

宋代苏轼

塘上钩帘对晚香,不知斜日已侵床。
江妃自惜凌波□,长在高荷扇影凉。
李梦阳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