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嵩山陆浑旧宅

唐代宋之问

世德辞贵仕,天爵光道门。好仙宅二室,受药居陆浑。

清白立家训,偃息为国藩。乔树南勿剪,弊庐北尚存。

自惟实蒙陋,何颜称子孙。少秉阳许意,遭逢明圣恩。

挥翰云龙署,参光天马辕。一身事扃闼,十载隔凉暄。

陈力试叨进,祗宠固幽源。况以沈疾久,睽辞金马垣。

天子犹未识,讵敢栖丘樊。昼怀秘书谷,夕梦子平村。

撷芳岁云晏,投绋意弥敦。皇私傥以报,无负青春言。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1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余昌言不遇留题

宋代陆九渊

蹇驴清晓破平芜,来访故人村外居。
门掩却寻山背路,堂虚惟阅案头书。
不知车马从何往,借问僮奴归得无。
留待西风日停午,只听松竹响萧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大龙湫一首

宋代刘一止

峰头雁何在,井底龙不出。吐作玉虹流,倒挂二千尺。

落涧势初缓,渐听转山急。噀面飞雨过,著衣晨雾湿。

造物等幻戏,此地真绝特。勿言王事劳,遇胜得小立。

惭愧大尊者,几载面青壁。山高不碍见,泉声不妨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凰台上忆吹箫 代人恨别

明代沈宜修

好事多磨,重云掩月,晓风惊梦难留。又一番春色,恼乱枝头。

湘浦佩沉波冷,花影里、枉自凝眸。添怊怅,燕来鸿去,锁尽闲愁。

休休。楚台已远,生惹得情深,何处忘忧。叹幽怀几许,总付东流。

那更栏前芳草,萦人思、恨满银钩。空回首,从今风雨,两地悠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宵雨雪

明代黄公辅

谩道驰禁乐春城,阴叆经旬未放晴。灯月总归寒悄息,管弦半入雨淋声。

满腔春意都无韵,扑几梅花颇有情。官舍萧然围榾柮,平章影物句难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夜滕王阁酌陆宁州陈武宁陈南昌诸丈

明代苏升

家家火树满城春,樽酒凭高入望新。锦浪半含灯色涌,轻风还送柳条频。

论文千载应推陆,下榻当年亦有陈。此地独怜经几烬,不堪重问阁中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颖翁邹公祖署中纪怀四章 其二

明代庞嵩

皎日丽长空,潜幽亦可觏。云胡蔽亏者,繁枝闇未透。

造化本至公,赋予因材授。攘剔固有宜,匪意行诛宥。

窗牖兹玲珑,重门敞前后。谁实为此功,对有曰时茂。

堂虚早生白,清风散炎昼。切磋成有斐,七贤非晋旧。

有箦金斯纯,扶疏月可漏。欲挹伶伦子,截作长筒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夕何文玉招同诸子载妓清泛时文玉新得佳人

明代李云龙

木兰轻舸载琵琶,共指垂杨问狭斜。乌鹊河桥仙子会,碧纱窗户美人家。

云边买酒还邀月,洞口回船更泛花。却忆盈盈楼上女,独搴珠箔望星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孺山书屋图

明代王世贞

石田老人富丘壑,湖雨岚烟笔端起。江南佳丽到不乏,吴兴诸山若个是。

书声杂出飞瀑外,高枕时横白云里。人云絮酒来南州,此山名孺成千秋。

尚书读书此山头,书成出拄中原天。归来赪玉围腰圆,冰心不愧南州贤。

出山住山俱偶然,有足肯踏终南颠。

宋之问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