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勉学诗 其十八

明代方孝孺

饮马长城窟,窟中水无多。秋风动百草,水面亦生波。

长城备外侮,室内起干戈。非关绝地脉,乃是伤人和。

不见丰水上,灵台郁嵯峨。前有《大雅》诗,后有秦民歌。

锸涂得苦水,流毒如江河。

方孝孺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42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 见梅花

唐代王质

见汝小溪湾,修竹连疏影。林杪动风声,惊下毵毵粉。

见汝大江郊,高浪摇枯本。飞雪密封枝,直到斜阳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

唐代岑参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

烟氛扫晴空,草树映朝光。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

亚相自登坛,时危安此方。威声振蛮貊,惠化钟华阳。

旌节罗广庭,戈铤凛秋霜。阶下貔虎士,幕中鹓鹭行。

今我忽登临,顾恩不望乡。知己犹未报,鬓毛飒已苍。

时命难自知,功业岂暂忘。蝉鸣秋城夕,鸟去江天长。

兵马休战争,风尘尚苍茫。谁当共携手,赖有冬官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中登楼望湖上诸作 其一

明代刘泰

峰峦远近玉崔嵬,竹压柴门午未开。卧拥青绫迎送懒,洛阳县令不须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驸马沐公襄城伯李公礼部尚书张公等九日同登雨花台

明代陈琏

京城城北雨花台,岁岁登高此处来。松下烹茶烧石鼎,竹边呼酒泻琼杯。

塞鸿应候同秋至,篱菊逢时带露开。喜对紫金山咫尺,五云缭绕护蓬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竹园宴集分得筑亭限韵

明代程敏政

十亩筼筜翠作堆,个中宜著小亭开。坐间正挹双溪水,行处中分一径苔。

清爱四围鸣剑筑,贵惭平地起楼台。愿言长作林泉主,一任诸公载酒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泛舟便河 其二

明代袁宏道

禅板佐尊罍,青溪曲曲回。鱼閒知浪静,鸟喜觉风来。

漠漠新云树,荒荒旧沼台。一番见高冢,一度使眉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其十一

明代黄省曾

汤汤复沸沸,是谓玉膏源。黄帝食□□,登龙巳孤骞。

周游丹木上,道成笑不言。焉得餐黄华,使我清心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涧上草堂

清代范来宗

无复遗民在,空存旧草堂。墙欹蜗有迹,桂老蠹无香。

澹墨供挥洒,清风动激扬。何来相访者,惆怅立斜阳。

方孝孺

方孝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